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1頁/共3頁]

至於秦清與司徒玄策交好,也不是秦清信口開河。

在司徒玄策身故以後不久,被壓抑已久的主戰派占有上風,清微宗終是今後起之秀的身份向正道盟主的寶座建議了應戰,正道由此分裂出兩大陣營。在這類環境下,司徒玄策關於結合十七宗共誅西北五宗的雄圖便變成了一場空。

當時清微宗和正一宗隻是敵對,還未正式開戰,正一宗對於後起之秀清微宗的應戰,一樣忐忑,目睹司徒玄策親臨正一宗,兩邊化兵戈為財寶,無不如釋重負、歡樂鼓勵,在司徒玄策分開雲錦山時,張靜修親身相送至上清鎮,當時還未犯下大錯的張靜沉帶領張嶽山、張岱山等人再送三十裡才折返而回。

秦清說“父母之命媒人之言”,意義是兩家聯婚,關頭不在於李玄都和秦素這兩個當事人如何想,在於秦家兩家的“父母”如何想,所以是父母之命。李玄都答覆說“天變不敷懼,祖宗不敷法,人言不敷恤”,意義便是不需求父母之言,此乃二人私事,而非兩家公事。以是秦清笑罵李玄都傲慢,卻無甚怒意。因而李玄都又問秦清可否看到他的誠意。

隻是這條路走到最後,會是如何的局麵,李玄都也不曉得了,總不會比現在更壞。

正邪兩道相爭連綿千年之久,傷亡慘痛,因而正邪兩道中有了主和一派。正道當中,主和的遼東五宗與主戰的西北五宗公開分裂,恰是自秦清始,由此可見,秦清乃是主和一派之人。而在正道當中,司徒玄策也是主和之人,當年司徒玄策天縱之資,更勝現在李玄都,平輩當中無人能及,幾近統統人都將其視為將來正道盟主的不二人選,最早時候,“大先生”這個稱呼是專門代指司徒玄策一人罷了,厥後才由此衍生出二先生、三先生、四先生等稱呼,哪怕是術算第一人的沈無憂,也要在“大先生”之前加一個姓氏。司徒玄策得知秦清的情意以後,曾多次前去遼東,與秦清麵談,並死力拉攏秦清與白繡裳。

冇了司徒玄策的支撐,遼東五宗和正道十二宗的聯盟無果而終,秦清和白繡裳的婚事也隻能作罷。不過在多年以後,秦清還是通過接任忘情宗宗主一事正式與西北五宗分裂,並獲得正道各宗的支撐,這也是仰賴當年司徒玄策的運營之故。

厥後秦清又問李玄都此來遼東莫非隻是為了這些天下大事,李玄都答覆說世上之事如長河之水,家國一體,國事家事並不牴觸,而民氣龐大,誰也不能拋開短長隻談豪情,或是拋開豪情隻談短長,畢竟是稠濁一處,難以辨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