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五百裡曰鹹陰之山,無草木,無水。
又東五百裡曰陽夾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西七十裡,曰[羊俞]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上多棫囗,其下多竹箭,其陰多赤銅,其陽多嬰垣之玉。有獸焉,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麵而一足,曰橐【上非下巴】,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又西六十裡,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枬,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實,食之已疥。其陽多【王雩】琈之玉,其陰多銅。注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禺水。此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又東五百裡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天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凡南次三山之首,自天虞之山乃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裡。其神皆龍身而人麵。其祠皆一白狗祈,稰用稌。
又東五百裡曰會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湨。
又東五百裡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於其陰,北流至於具區,此中多鮆魚。
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乃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麵,稻米、白瑩為席。
又東三百五十裡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草木,多蝮蟲。
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裡。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毛,用一麵瘞,糈用稌。
又西七十裡,曰英山,其上多杻囗,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於招水,此中多【魚豐】魚,其狀如鱉,其音如羊。其陽多箭【上竹下媚】,獸多【牛乍】牛、羬羊。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能夠殺蟲。
又東五百裡曰區吳之山。無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
又東四百裡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荊杞。滂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海。
又東五百裡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