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以為養了李密竇建德等十幾年,現在天下大安,朝廷強大無匹,李密等隋末反王實在已經冇有半點再反的本錢了,這個時候讓他們出來做點事情,也是闡揚下他們的才氣,總不能讓朝廷白養這麼多年,不管如何說,羅成還是以為李密與竇建德等人還是比較有本領的。
錦衣衛都督黃君漢奏報。
對於這些動靜,金春秋聽了以後也冇有甚麼哀傷難過的。
經略使在朝廷中雖也是一個臨時性的使職,且比宣撫使職位略低,但仍然是一個設立在三司使之上的職位,能夠臨時統領一道之軍政事件。
四萬軍隊,府兵才四千,民兵有好幾萬,成果仍然克服了二十萬之眾,這還是打擊而不是守城做戰,更了不得了。
連門下左侍郎王珪也以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現在有機遇不滅新羅,那麼將來子孫時再來打新羅,就不免要事倍功半,徒增破鈔。
天子非常歡暢。
宣政殿的一眾宰輔重臣們,紛繁以手中玉笏拍擊掌心,連天子羅成都忍不住拍案叫絕。
在秦國幾年,他很清楚的曉得,這一次,新羅國完了。本來秦滅百濟以後,新羅就已經很傷害了,隻是當時秦國還要忙於安定新征服的百濟,故此才放了新羅一馬。
天子召開禦前集會,宰輔等重臣參與。
中書左侍郎房玄齡奏言,“新羅貴族先是國王病逝時封閉動靜秘不發喪不肯奏報朝廷,然後又暗中扶立新君,此為兵變,現在因百濟東明郡太守劉仁軌出兵敏捷,連丟多城,才驚懼之下派使者來京請罪,說要迎立金春秋返國繼位,這更是欺君!”
門推開。
秦軍一起攻進新羅國,勢如破竹。
天子羅成坐在龍椅上,“諸位大臣議一議吧。”
“聖旨到!金春秋接旨!”
羅成問徐世績。
現在,那些笨拙的貴族們,卻把刀送到了秦人手裡。
這即是天子終究下定決計要滅掉新羅國,改成雞林正郡,並給了劉仁軌這個經略帥兩萬四千的府兵兵額。
天子詔封金春秋為韓侯,授鴻臚寺少卿。
天子詔禁軍大將孫仁帥為雞林道右都督,郭孝恪為左佈政使,李密授右佈政使,崔仁師授左按察使,竇建德授右按察使。
新羅買肖城在七重城之南,新羅一麵向朝廷請罪,一麵又集結舉國之兵在買肖城保衛,以反對劉仁軌打擊之路,企圖屏衛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