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監王珪奏曰,“昊每上帝,君位。五方時帝,臣位。帝號雖同,而君臣異位。陛下享君位於山上,君臣祀臣位於山下,誠足以垂範來葉,為變禮之大者也。禮成於三,初獻、亞獻、終獻,合於一處!”
羅成俄然哈哈放聲大笑。
“有秦天子臣成,敢昭告於昊每上帝:天啟羅氏,運興火德,受命立極,六合殷盛。上帝眷祐,錫臣忠武。底綏內難,受禪繼位,恭承大寶,已有七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嶽,謝成於天,子孫百祿,百姓受福。”
“賢人靖多難,尊先朝,天所啟也。承大統,臨萬邦,天所命也。現在涉東岱、禪雲亭,此報上玄之靈恩,紹先祖之洪烈,則六合之意,宗廟之心,何故克厭哉?賢人自即位以來,七載不足,創九廟,禮三郊,大舜之貢獻也。敦九族,友兄弟,文王之慈惠也。卑宮室,菲飲食,夏禹之恭儉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堯之文思也。憐黔黎,惠百姓,成湯之深仁也。懷玄漠,風太和,軒皇之至理也。正以天高山成,人和歲稔,報於神明。”
“欽封龍神敖欽為南海廣利龍王。”
“朕以眇身,托王公之上,夙夜祇懼,恐不克勝,幸賴群公,使四海安從,使百蠻效職。”
“欽封龍神敖廣為東海廣德龍王!”
“欽封龍神敖順為北海廣澤龍王。”
很多人說天子是個拗人,乃至有人說天子是個渾人,但羅成並不是無所害怕,他畏天。
魏征曾說,前代帝王,所求各彆,或禱年算,或思神仙。秦皇、漢武封禪泰山,除政治身分外,兩人都科學神仙的長生不老藥,求長生,求成仙,也是他們封禪泰山的一個首要目標。他們封禪的玉牒文就是秘而不宣。
終究,羅成決定,終獻由天子親身完成,結束爭議,也撤銷某些人的一點念想。
這是相稱傷害的,羅成畏天敬地,製定法則軌製,本身也帶頭遵循。他是天子,法律束縛不了天子,但天子本身心中有畏敬,能夠自律。
天子當場在泰山之巔冊封四海龍王。
“欽封龍神敖閏為西海廣順龍王。”
祭奠結束,下山。
禮成!
“於四海各敕造龍王神殿古刹,派人四時祭奠香火。”
泰山腳下,羅成當著太子與宰輔們說道,自他繼位今後,通過鼎新軌製,推行了外政事堂內翰林院的宰輔群相軌製,重用了一多量賢能大才為相,在君臣的儘力之下,大秦敏捷安寧、強大,剋意鼎新,主動進取,做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