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兩浙路的貧苦下戶,便多了兩項生存,而汴都城的百姓,多了兩樣鮮美的調味品。”
“不過那套軌製是小妹給立起來的,傳聞是四通那邊的老端方,軌製大略上講分三類。”
“第二類叫構造,即一個商號裡邊,該有那些司,檔,各自該乾甚麼,相互之間如何合作,權責各是甚麼。”
向皇後說道:“這道梅汁蒜香魚卷,就是用兩浙路的嘉琪魚做的。”
高滾滾笑了:“娘娘你彆忘了是誰進的,哥兒,蘇明潤可有甚麼說道。”
趙頊如有所思:“朝中名爵紛雜,冗官眾多,一身多係,名不責實。官、職、差,疊床架屋,導致諸多扯皮,推委,怠政的征象……”
趙頊說道:“不過蘇明潤花操心機搞了個甚麼水產船,通過一個機器主動提水過濾,讓海水能夠一向保持新奇潔淨,愣是將一船嘉琪海魚,從兩浙路運來了汴都城!”
“首要就是盛產期長久,又難於運輸和活養。”
高滾滾也感覺又好氣又好笑:“的確倒是不錯,要真是如許,蘇明潤也算是為了治下殫精竭慮,不過就是……這貪吃的名聲怕是洗刷不掉了。”
趙頊說道:“是如許的,蘇明潤到了兩浙路,發明太湖當季最肥美的霜蟹,在湖周幾近不值一文;而昌國縣的貧苦下戶,多靠在海灘發掘蛤蜊度日。”
高滾滾說道:“實在就是用人。韓非裡所說的‘下君儘己之能,中君儘人之力,上君儘人之智。’”
高滾滾嘗過點頭:“不錯呢,爽而不硬,脆而不韌,平淡適口。”
曹太後這纔對勁了:“我就說這猴子如何弄了這麼一出,本來另有這麼深的心機在裡邊,也算是真正曆練出來了。”
向皇後笑道:“還怕官家不賣力量,特地附上了一部《玉食譜·兩浙部》,明天這幾道菜,便是臣妾比著那食譜上的做法做的。兩位娘娘,可還使得?”
趙頊看了向皇後一眼:“娘娘彆讓皇後給騙了,這菜鮮美的啟事,是因為裡邊有一味兩浙路新出的調料——蠔油。”
一道綠油油的蔬菜閃現在桌上,菜杆有些粗,口感極脆,微帶甜味,那種暗香鮮甜讓兩位太後讚不斷口:“這是甚麼菜蔬?”
曹太後點頭:“對,我記得湖蟹與蛤乾,都是一貫一枚。”
向皇後上來接著:“臣妾恭迎陛下。”
“還說甚麼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吃了他的新奇嘉琪魚,彆忘了幫他推介黃鯗,銀帶魚,大小石首,各種海產乾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