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油也笑道:“都監也不要覺得是來納福的,交趾百廢待興,有你坐鎮,但是太好了,讓交趾人曉得,李常傑那種中官,與我大宋李都監比擬,差得遠。”
蘇少保,怕是又要整出大政績了!
“哈哈哈,也是,此等話語,豈是人臣可言?但是你如何就冇想到,那是昭陵在屏風以後,讓我轉述的言語呢?!”
除了學士銜的每月兩百貫外,另有少保的兩百貫,轉運使的一百四十貫,外加六十貫。
李道成平生廉潔簡樸,不置外產,李朝的俸祿可冇有宋朝這般津潤,加上舶來錢貨幣的采辦力很強,每月三枚金幣,對李道成來講,真的是一筆相稱豐富的支出。
因為大部分的金礦,同時也是銀銅伴生礦床,交州上遊的富良州,銅礦豐富,有大量的膽礬,孔雀石存在。
說完笑道:“有此一功,官家才賞了這趟調派。”
總之就是除了給蘇油麪子外,其他軍權財權,全都在他的監察範圍。
交趾太熱,夏季的柴炭,實在是不美意義列出來了。
熙寧十年六月,交趾郡來了一個大宋最有文采的寺人,領內侍押班李舜舉。
第八百四十四章李舜舉
李舜舉看著蘇油似笑非笑:“天師天然是三天法統正一真人,不過他當年賣給大相國寺的避雷針,與慶壽寶慈兩宮的避雷針,更與鐘山觀象台劈死妖道李士寧的那根避雷針,可都是不一樣的喲……”
六月,交趾的好不輕易完成了夏耕事情。
第一爐實驗用鋼已經在錦普港煉了出來,品格絕佳。
考查返來的陳述,以及精鋼的煉成,轟動了王韶和李舜舉。
兩萬多戰俘被轉成了工人,開端修造下龍灣北麵的新港口――錦普港,以及從先安到錦普的運煤通道。
知識博識,常批覽書傳,能文辭筆劄,為內官中不成多得的人才。
另有每月一百貫的添支錢,以及綾、絹、羅、綿等進項。
論資格,李舜舉是王中正的師父,李憲的師大爺,童貫的師祖祖,李憲王中正在他跟前,都乖得跟寶寶似的。
不過蘇油向來冇去領過,都在俸祿摺子上存著。
蘇油與兩人結合上書,交趾鋼的精純程度遠超大宋現在各地鋼材,金銀銅儲量豐富,要求朝廷正視這個處所。
李道成和黎文盛也下了嚴命,處所催促百姓耕耘,不得懶惰,如此各地開田種稻,纔算是完成得不錯。
李道成撲到了桌上,將金幣死死護住:“歸正我都在學宮用飯,家中也另有些積儲,下個月再說!這三枚金幣我要保藏起來,傳給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