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不由黯然點頭道:“據孃舅說,我家本是書香家世,家父才學出眾,可惜無緣一見……”
蘇軾打趣道:“我在汴京的時候,便傳聞你的江南居甘旨好菜,口味絕佳,隻是資費不俗,這點子俸祿,怕是吃不起啊!”
趙夫人是個仁善端莊之人,對兩個長輩女子非常照顧。王閏之出身書香家世,沐思虹也很有才調,兩人很有共同說話,是以很快就成為閨中好友。
趙抃略微沉吟,點頭道:“你的設法很不錯,不但是錢塘縣,全部杭州都該如此!”
“好嘞,垂白叟,我援助你一批糧食!”林昭嗬嗬一笑,呂吉開罪以後,慶和糧行的某一步糧食是作為贓物被抄出來的。以後呂升卿死去,呂和卿扶靈南歸,慶和糧行也無人辦理,以是抄冇的糧食遠比設想的多,這會恰好拿出來借花獻佛!
林甸點頭道:“是的,前幾日就好了,不敢遲誤了老百姓們過節。垂白叟,我另有個設法……”林昭話鋒一轉,看向趙抃。
蘇軾見到一道道甘旨好菜,笑道:“看來明天聘請東陽對了,不然如何能吃到如此美食,當真是劃算!”汗青上,蘇軾也算是個馳名的“吃貨”,要不東坡肉何故能傳播後代呢?
如此安排,除了與王氏家屬的聯婚以後,何嘗不是對老婆王弗的深愛的持續,隻是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對不起王閏之。
一個女子,能做到這一步,是何其的不易,何其的巨大?蘇軾有妻如此,當真算是榮幸。可惜世事無常,二十五年以後,王閏之也先於蘇軾去世。蘇軾痛斷肝腸,寫祭文道:“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很多須,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饋我田。已矣何如,淚儘目乾。旅殯國門,我實少恩。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
說到歡暢之處,蘇軾還會作詩詞一首,場麵非常熱烈出彩!
王氏姐妹對蘇軾一樣的密意,讓人打動。值得一提的是,蘇軾身後是王閏之葬在一起的,也算做到了“唯有同穴”的慾望。起碼這一點,王閏之榮幸的!
而知州趙抃則是直勾勾地盯著林昭的手中的玉佩,呆呆地有些入迷了……RS
“本年錢塘縣的局勢不好,政務繁忙,你連新年都不能回家,當真是辛苦了!”趙抃輕聲讚歎,杭州這麼多縣令,最為賞識的便是林昭了。
林昭到來以後,天然與趙抃、蘇軾一起談天喝酒,沐思虹則到後廚給趙夫人和王潤幫手。跟著顧月倫學了一段時候廚藝,沐思虹的烹調技藝大漲,絕對能夠秒殺州衙的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