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昭正在憂心,汴京卻傳來動靜,趙頊復甦了。
狄青沉聲道:“不要覺得去是甚麼功德,當然能夠知己知彼,可如果治不好,或者中間有甚麼閃失,該當如何?”
“是了。如果晌午官家還未復甦 ,那就去請柴敏言!”高滾滾也是實在等不住了,有些事情必須早下定奪。
趙頊有四個兒子,可全都年幼,最大的不過才兩歲多。主少國疑先不說,在這個年代,兩歲的孩童短命率是很高的。國無長君,天下不安,底子難以穩定局麵,怕是大宋臣民都難以接管。
這是高滾滾不肯意,也不答應呈現的環境。
“如何能夠,王妃醫術超群,妙手回春,不成能……”李承話說了一半,反應過來,頓時驚詫了。
“那趙頊呢?他但願立誰?”趙昭這麼一問,李承頓時眉間一動,如有所悟。
“以防萬一,哼,除了立儲還能有甚麼事?”長安城裡,趙昭做出了一樣的猜測。
如何保全柴敏言,立儲的事情如何對策?當真是費事!
“韓公的意義是……”
“立儲,韓琦是想要以立儲之事摸索殿下情意,如果殿下不反對,那麼將來儲君就有合法擔當權……如果反對……”李承點頭道:“反對就比較難辦了!”
天子沉痾昏倒,為了穩妥起見,是該早日立儲君,不然輕易國本擺盪。
以是,不管如何,不能有除趙頊以外的任何人再坐上龍椅!
如果自從仁宗以後,皇位在旁係宗室傳承三代,本身再想奪位就不輕易了,起碼法理性和臣民的態度會有所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