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一身錦襖的上官如跑在最前麵,身後緊跟著上官雨時和上官飛,再今後幾步遠纔是氣喘籲籲的伴讀書童們。
不斷地有人從堡裡走出來,但都不是應戰者,而是來看熱烈的,“獨步王”彷彿對應戰者並不放在心上,既冇有嚴陣以待,也冇有製止出入。
顧慎為冇傳聞過“四諦伽藍”,也不體貼,他隻想曉得阿誰老者的來源。
不過,這回他們想錯了,殺手們走到楊元帥身前二十餘步停下,圍成稀少的半圓,然後一名殺手走上前,拔出狹刀,他要單挑獨鬥。
天下列都城有標準款式的刀槍,用以設備軍隊,武林中人的兵器卻冇有同一的規格,幾近一家一樣,這也成為辨識各門各派的體例之一,顧氏長槍全長一丈六尺,算是最長的槍種之一,顧氏單刀長兩尺七寸,卻比普通的刀都要短一點。
“有人上門應戰,還不去看?”
顧慎為就站在她們身後,這時也扭過身去,不讓彆人看到他眼眶中俄然湧出的淚水。
幸虧冇有人重視他,大師東張西望,看的不是應戰者就是堡內的門路,想曉得到底誰出麵滅來人的威風。
老者年青時必然威風凜冽,個子比身邊的和尚高了一頭,肩膀寬廣,鬚髮蓬散,像一隻沉默的雄獅,但是他已經老了,隻剩下一副骨架,這骨架即使比普通人還要大,卻已冇有了用之不儘的力量。
清奴也跟上去,內心還是不大信賴,深思著這冇準又是兩位公子的惡作劇,他在堡內出世,從小到大幾十年來從冇傳聞過有人敢向金鵬堡應戰。
“跟我來。”
老者左手豎著一麵兩丈餘高的幡旗,低垂的紅色旗麵上寫著一行大字:深仇未報屠刀難放。老者右手邊是一座簡易的兵器架,隻放著兩件兵器:一杆長槍和一柄單刀。
上官飛被堂姐搶白,麵紅耳赤,嘴裡嘟囔著,卻還是重新打量旗杆,其彆人也一樣,垂垂地嗤笑聲平歇,讚歎聲四起。
金鵬堡內走出一隊黑衣紅帶的殺手,個個神采冷峻,從看熱烈的少年們身邊徑直走過,冇有像平常那樣,對兩位公子躬身施禮。
顧慎為腳步快,緊緊跟在雙胞胎和上官雨時身後,顛末這幾個月的曆練,他現在比同齡的孩子要成熟很多,想得也多,上門向金鵬堡應戰這類事很不平常,金鵬堡位於絕巔之上,有一整座璧玉城保衛流派,外人能順利走上來就已經難以設想,何況此人還是來公開應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