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水發源出汝城縣東烏龍白騎山,西北流逕其縣北,西流三十裡,中有十四瀨,各數百步,濬流奔急,竹節相次,亦為行旅氵斥涉之艱钜也。又西北逕晉寧縣北,又西左合清溪水口,水出縣東黃皮山,西南流曆縣南,又西北注於耒水。

氵買水出豫章艾縣。

西北過零陵營道縣南,又東北過營浦縣南,又西北過泉陵縣,西北七裡至燕室丘,入於湘。

又西北入於湘。

氵買水

又東北入於湘。

累石山在北,亦謂之五木山,山方尖如五木狀,故俗人藉以名之。山在羅口北。氵買水又在羅水南,流注於湘,謂之東町口者也。

又西北注於臨湘縣也。西入於湘。

縣有盧溪、盧聚山,在南平縣之南,九疑山東也。

瀏水出縣東江州豫章縣首裨山,導源西北流,逕其縣南,縣憑溪以即名也。

又北過酃縣東。

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歲常貢之。湖邊另有酃縣故治,西北去臨承縣一十五裡。從省隸。《十三州誌》曰:大彆水南出耒陽縣太山,北至酃縣入湖也。

又西北過耒陽縣之東。

深水

贛水出豫章南野縣西,北過贛縣東。

水上有燕室丘,亦因為聚名也。其下水深不測,號曰龍淵。

王莽改名南平,縣曰宣風。項羽遷義帝所築也。縣南有義帝塚,內有石虎,因呼為白彪郡。《東觀漢記》曰:茨充,字子何,為桂陽太守,民惰懶,少粗履,足多剖裂。充教作履,今江南知織履,皆充之教也。黃溪東有馬嶺山,高六百餘丈,廣圓四十許裡。漢末,有郡民蘇耽,棲遊此山。《桂陽列仙傳》雲:耽,郴縣人。

又北過便縣之西縣故惠帝封長沙王子吳淺為侯國,王莽之便屏也。縣界有溫泉水,在郴縣之西北,擺佈有田數十畮,資之以溉。常以十仲春下種,來歲三月穀熟,度此水冷,不能生苗。溫水所溉,年可三登。其餘波散流入於耒水也。

又西至累石山,入於湘水。

都山即都龐之嶠也,五嶺之第三嶺也。鐘水即嶠水也。庾仲初曰:嶠水南入始興漼水,注於海。北入桂陽湘水注於江是也。漼水,即桂水也,漼、桂聲附近,故字隨讀變,《經》仍其非矣。桂水出桂陽縣北界山,山壁矗立,三麵特峻,石泉懸注瀑布而下。北逕南平縣,而東北流屆鐘亭,右會鐘水,通為桂水也。故應劭曰:桂水出桂陽,東北入湘。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