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誌》曰:夏水過郡入江也。舊治安陸,漢高帝六年置,吳乃徙此。城中有《晉征南將軍荊州刺史胡奮碑》。又有平南將軍王世將刻石記征杜曾事。有劉琦墓及廟也。山左即沔水口矣。沔左有卻月城,亦曰偃月壘,戴監軍築,故曲陵縣也。後乃沙羨縣冶也。昔魏將黃祖所守,吳遣董襲、淩統攻而擒之。禰衡亦遇害於此。衡恃才俶儻,肆狂狷於無妄之世,保身不敷,遇非其死,可謂咎悔之深矣。

江水右會湘水,所謂江水會者也。江水又東,左得二夏浦,俗謂之西江口。

湘水從南來注之。

又東南當華容縣南,湧水出焉。

又東,右合油口,又東逕公安縣北,劉備之奔江陵,使築而鎮之。曹公聞孫權以荊州借備,臨書落筆。杜預克定江南,罷華容置之,謂之江安縣,南郡治。

沌水上承沌陽縣之太白湖,東南流為沌水,逕沌陽縣南,注於江。謂之沌口。

又東南,油水從西南來注之。

又東至華容縣西,夏水出焉。

又東北至江夏沙羨縣西北,沔水從北來注之。

江中有沙陽洲,沙陽縣治也,縣本江夏之沙羨矣。晉太康中改曰沙陽縣。宋元嘉十六年,割隸巴陵郡。江之左岸有雍口,亦謂之港口。東北流為長洋港。又東北逕石子岡,岡上有故城,即州陵縣之故城也。莊辛所言左州侯國矣。又東逕州陵新治南,王莽之江夏也。港水東南流注於江,謂之洋口。南對龍穴洲,沙陽洲之下尾也。洲裡有駕部口,宋景平二年,迎文帝於江陵,法駕頓此,因覺得名。文帝車駕發江陵,至此黑龍躍出,負帝所乘舟,擺佈失容。上謂長史王雲曇曰:乃夏禹以是受天命矣,我何德以堪之?故有龍穴之名焉。江水又東,右得聶口,江浦也。左對聶洲。江水左逕百人山南。右逕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雄師所起也。江水東逕雄師山南。山東有山屯,夏浦江水左迤也。江中有石浮出,謂之節度石。右則塗水注之。水出江州武昌郡武昌縣泰山。西北流逕汝南僑郡故城南,鹹和中,寇難南逼,戶口南渡,因置斯郡,治於塗口。塗水曆縣西,又西北流注於江。江水又東逕小軍山南,臨側江津,東有小軍浦。江水又東逕雞翅山北,山東即土城浦也。

江水又東,湧水注之。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湧口。《春秋左氏傳》所謂閻敖遊湧而逸者也。二水之間,謂之夏洲。江水又逕南平郡孱陵縣之樂鄉城北,吳陸抗所築,後王濬攻之,獲吳水軍督陸景於此渚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