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過安陸入於溳。
肥水自黎漿北逕壽春縣故城東為長瀨津,津側有謝堂北亭,迎送所薄,水陸舟車,是焉萃止。又西北右合東溪,溪水引瀆北出,西南流逕導公寺西。寺側因溪,建刹五層,屋宇間敞,崇虛嶕堯也。又西南流注於肥。
又西逕金城北,又西,左合羊頭溪水。水受芍陂,西北曆羊頭溪,謂之羊頭澗水。北逕熨湖,左會烽水瀆,瀆受淮於烽村南,下注羊頭溪,側逕壽春城西,又北曆象門,自沙門北出金城西門清閒樓下,北注肥瀆。肥水北注舊瀆之橫塘,為玄康南路馳道,左通船官坊也。
又南至蘄口南,入於江。
水之決會,謂之沘口也。
呂忱《字林》曰:肥水出良餘山,俗謂之連枷山,亦或覺得獨山也。北流分為二水,施水出焉。
決水又北,右會陽泉水,水受氵夫水,東北流逕陽泉縣故城東,故陽泉鄉也。
又北過安豐縣東。
縣即其稱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吳因楚喪,圍灊是也。《地理誌》曰沘水出沘山,不言霍山,沘,字或作淠。
決水自縣西北流,逕蓼縣故城東,又逕其北,漢高帝六年,封孔藂為侯國也。
泄水
決水出廬江雩婁縣南大彆山。
又北逕五門亭西,西北流逕安豐縣故城西,《晉書隧道記》:安豐郡之屬縣也,俗名之曰安城矣。
漻水出江夏平春縣西。
北過芍陂,西與沘水合。
肥水自荻丘,北逕成德縣故城西,王莽更之曰平阿也。又北逕芍陂東,又北逕死虎塘東,芍陂瀆上承井門,與芍陂更相通注,故《經》言入芍陂矣。
灊者,山、水名也。《開山圖》灊山環繞大山為霍山。郭景純曰:灊水出焉。
蘄水南對蘄陽州入於大江,謂之蘄口。洲上有蘄陽縣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