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泗水 沂水 洙水(3)[第1頁/共4頁]

又南,洸水注之。呂忱曰:洸水出東平,上承汶水於剛縣西,闡亭東。《爾雅》曰:汶彆為闡,其由洛之有波矣。洸水西南流,逕盛鄉城西。京相璠曰:剛縣西南有盛鄉城者也。又南逕泰山寧陽縣故城西。漢武帝元朔三年,封魯共王子劉恬為侯國。王莽改之曰寧順也。又南,洙水枝津注之。水首受洙,西南流逕瑕邱城北,又西逕寧陽城南,又西南入於洸水。洸水又西南,逕泰山郡乘丘縣故城東。趙肅侯二十年,韓將舉與齊、魏戰於乘丘,即此縣也。漢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劉將夜為侯國也。洸水又東南流,注於洙水,又南至主平縣南入於泗水。西有茅鄉城,東去高平三十裡。京相璠曰:今高平縣西三十裡有故茅鄉城者也。

小沂水出黃孤山,西南流逕其城北,西南注於沂。沂水又南與閭山川合,水出閭山,東南流,右佩二水,總歸於沂。

南過琅邪臨沂縣東,又南過開陽縣東。

沂水又南,桑泉水北出五女山,東南流,巨圍水注之。水出巨圍之山,東南注於桑泉水。桑泉水又東南,堂阜水入焉,其水導源堂阜,《春秋·莊公九年》,管仲請囚,鮑叔受之,及堂阜而稅之。杜預曰:東莞蒙陰縣西北有夷吾亭者是也。

洙水西南流,盜泉水注之,泉出卞城東北,卞山之陰。《屍子》曰:孔子至於勝母,暮矣而不宿;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故《論語撰考讖》曰:水名盜泉,仲尼不漱,即斯泉矣。西北流注於洙水。

沂水於下邳縣北西流,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逕城東,服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徐、泗間覺得圯。昔張子房遇黃石公於圯上,即此處也。建安二年,曹操圍呂佈於此,引沂、泗灌城而擒之。

沂水又南與蒙山川合,水出蒙山之陰,東流逕陽都縣南,東注沂水。

洙水又西南流於卞城西,西南入泗水亂流。西南至魯縣東北,又分為二水。

漢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陽共王子吉為東莞侯。魏文帝黃初中,立為東莞郡,《東燕錄》謂之團城。劉武帝北伐廣固,登之以望五龍。魏南青州治。《左氏傳》曰:莒、魯爭鄆,為日久矣。今城北鄆亭是也。京相璠曰:琅邪姑幕縣南四十裡員亭,故魯鄆邑世變其字,非也。《郡國誌》,東莞有鄆亭。今在團城東北四十裡,猶謂之故東莞城矣。

沂水又南逕開陽縣故城東,縣故鄅國也。《春秋左傳·昭公十八年》,邾人襲鄅,儘俘以歸。鄅子曰:餘無歸矣!從帑於邾是也。後改名開陽矣。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