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之曰:使此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有隙;使無可欲,雖無石槨,又何戚焉?

渭水又東,逕霸城縣北,與高陵分水,水南有定陶恭王廟,傳太後陵。元帝崩,傅昭儀隨王返國,稱定陶太後。後十年,恭王薨,子代為王。征為太子,太子即帝位,立恭王寢廟於京師,比宣帝父悼皇故事。元壽元年,傅後崩,合葬渭陵。潘嶽《關中記》,漢帝後同塋則為合葬,不共陵也,諸侯皆如之。恭王廟在霸城西北,廟西北即傅太後陵。不與元帝同塋,渭陵非謂元帝陵也,蓋在渭水之南,故曰渭陵也。陵與元帝齊者,謂同十二丈也。王莽奏毀傅太後塚,塚崩,壓殺數百人。開棺,臭聞數裡。公卿在位,皆阿莽旨,入錢帛,遺後輩,及諸生四夷凡十餘萬人,籌劃作具,助將作掘傅後塚,二旬皆平,周棘其處,覺得世戒。

陵之西如北一裡,即李夫人塚。塚形三成,世謂之英陵。夫人兄延年知音,尤善歌舞,帝愛之。每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打動。常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才子,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複傾國,才子難再得!

秦王大怒,置朱亥虎圈中。亥橫眉視虎,眥裂,血出濺虎,虎不敢動,便是處也。

霸水又北,入於渭水。

霸者,水上地名也。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改名滋水為霸水,以顯霸功。

又東過霸陵縣北,霸水從縣西北流注之。

文帝曰:善!拜廷尉。韋昭曰:高岸夾水為廁。今斯原夾二水也。霸水又北會兩川,又北故渠右出焉。霸水又北逕王莽九廟南,王莽地皇元年,博征天下工匠,壞撤西苑中建章諸宮館十餘所,取材瓦以起九廟,算及吏民,以義入錢穀,助成九廟。廟殿皆重屋。太初祖廟,東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餘廟半之。為銅薄櫨,飾以金銀雕文,窮極百工之巧,褫高增下,功費數百钜萬,卒徒死者萬數。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