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東北流,逕涿鹿縣故城南,王莽所謂褫陸也。
漢光武建武二年,封潁川太守寇恂為雍奴侯。魏遣張郃、樂進圍雍奴,即此城矣。笥溝,潞水之彆號也。《魏地盤記》曰:清泉河上承桑乾河,東流與潞河合。漯水東入漁陽,地點枝分,故俗諺雲,高梁無上源,清泉無下尾。蓋以高梁微涓陋劣,裁足津通,憑藉涓流,方成川畎。清泉至潞,地點枝分,更加微津,渙散難尋故也。
闞駰曰:涿鹿東北至上穀城六十裡。《魏地盤記》曰:城北有清夷水西流也。其水又屈逕其城西南流,注於漯水。漯水南至馬陘山,謂之落馬河。
又東至漁陽雍奴縣西入笥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