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私鹽同盟[第1頁/共5頁]

買賣談妥了,兩邊天然是歡暢的,王慶主動拉著王倫要歸去喝酒,說是要親身敬酒,王倫恐怕王慶樂極生悲,就此掛了,當然推讓,李助和柴進也在一邊相勸,王慶這才罷休,又拍著頭道:“王首級,你剛纔說代價不是題目,現在一看,還真不是題目!可小弟一時還忘了,你說一起運送也不是題目,我想聽聽你的高見!”

“彆的北麵有個例外,就是東都城裡設有都鹽院,通過對市場鹽量的節製,鹽價高時抑之,鹽價低時提之,一向保持在四十五文每斤的程度上。”

但是,作為二道估客的本身,拿到梁山加利以後的代價就冇甚麼上風了。畢竟他當場發賣都能夠上4、五十錢,即便看在情麵上隻加十錢給本身,本身還是冇有多少利潤空間,畢竟這裡離房山千裡之遙,一起上諸多關卡停滯,算上運費、辦理和耗損,歸去以後,跟販子們從官府手上拿貨的代價差未幾了。

“師弟手上這個品格的末鹽,如果在朝廷手上,訂價起碼比解鹽還要高!不知師弟是從那裡收上來的?代價方不便利透漏一下?”

想到這裡李助又感覺本身加幾錢的設法不實際,本身累死累活,還停滯師弟發財,算是個兩敗俱傷的體例,當然,另有一個彆例,就是把這裡統統的鹽都答允下來,一下梁山,就開端沿途甩賣,但這個彆例太惡棍了,李助想都冇想就反對了。他正在心中說話如何把這個事情說圓了,哪知這時王慶卻已經開腔了:

王倫曉得做買賣還價還價是普通的,你說一個價,人家還一個價。然後成交,皆大歡樂。是以這個價位並不是他的內心底線地點,又見李助竟然極其少見的一臉赧顏,便道:“柴大官人。王盟主遠來是客,恁老不要一毛不拔,便讓兩個罷!”

李助不愧是乾私鹽買賣的裡手。洋洋灑灑一席話,直把天下境內大部分地區的鹽價都說了個透辟,而他冇有提到的處所。不是太偏僻,就是人丁基數少,在他眼裡,天然冇有貿易代價。

“最後就是川蜀四路,川蜀四路首要行銷本地出產的井鹽,其價看似上百文一斤,但那是鐵錢。並非銅錢代價,實則非常昂貴,如果有傻子販海鹽、解鹽疇昔,隻要血本無歸的份兒。如果有人想要大範圍運他井鹽出來。也非常不易。一來產量有限,還要賣到大理國去,二來蜀道難行。以是說自給自足是此地的最大特性,故而這一處倒也冇甚麼好說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