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頓一向以為這場戰役的重點不在於法國和德國公海艦隊,德奧可否在這場戰役中獲得無益的職位取決於以下三點:1、打敗俄國人,迫使他們退出戰役,2、與奧斯曼帝國緊密地聯絡在一起,3、爭奪地中海的製海權和蘇伊士運河的節製權。
現在東線的重擔卻大部分由奧匈帝國所承擔了,但是以帝國陸軍的程度,以一百一十萬人對抗近一百七十萬的俄國雄師,遠景毫不悲觀。
“哇!我們乾掉了‘故國’和‘公理’!”
英國人在開戰後鹵莽地截留了奧斯曼帝國兩艘剛建成的戰列艦,並且回絕付出任何補償,這讓氣憤的土耳其人插手到了同盟國一方,戰役擴大到了歐洲以外。李海頓稍稍感到有些想不通的是,莫非在英國人眼裡,土耳其人連四百萬英鎊都不如嗎?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就能具有充足的資本,在這場戰役中立於不敗之地。
這就充足了,大英帝國水兵被擊敗了!
涅戈萬艦隊的呈現讓拉佩雷爾完整絕望,他決定放棄三艘老式的前恐懼艦,但在突圍中“狄多”號的輪機艙被一枚330毫米近失彈擊穿,兵艦敏捷地失速,法國人隻能無法地放棄了它。
倫敦水兵部裡那些眼比天高的傢夥們在看到這則訊息時不知會被氣成了甚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