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還是土耳其?李海頓在衡量著目前的兩個戰役方向。波斯灣的石油足以讓人垂涎三尺,但如果幫奧斯曼人趕走了英國人和停歇了阿拉伯人的兵變,他們終究會把本身趕走如何辦?
軍隊在萊奧瓦集結,然後彌補彈藥,每個兵士是120發槍彈和4顆手榴彈。
索羅欽倒是製定了一個可行的作戰打算:駛出達達尼爾海峽,到巴勒斯坦海岸,去攻擊那邊的英國艦隊。
接辦意大利人的殖民地,然後與英國人作戰,看模樣不錯。
在簡短的典禮後,已經完成了舾裝的德國水兵“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的5號艦“梅克倫堡”號悄悄開端了它的第一次海上測試。
這也是李海頓最想做的事,題目是需求有德國人的支撐,一個奧匈個人軍是不敷以支撐全部北非疆場的,並且後勤保障是個大題目。
因而,奧匈艦隊乾脆分開了君士坦丁堡,駐紮到了羅得島,並以此為水兵基地,緊扼著海琴海的出海口。
如果再有一個德國個人軍的支撐,李海頓絕對有掌控將英國人趕出埃及。真正的好處在東方。廣漠的印度洋啊,你將從英國人手裡落空,落入奧天時人的度量。這需求和魯登道夫一起製定一個打算,當然還要給威廉充足的好處才氣打動他。
索羅欽的艦隊對貝魯特和特拉維夫港停止的兩次攻擊卓有效果,擊沉了英國人四艘淺水炮艦和兩艘擯除艦。
第14軍在霸占奇米什利亞後,俄國人放棄了比薩拉比亞,在德涅斯特河左岸擺開步地,修建起堅毅的防地,兩邊的後續軍隊向著河岸一帶集結,都在籌辦著一場大戰。
陸軍方麵如果得不到德國的聲援,土耳其軍隊不管如果也不成能擊敗英軍或是俄軍,但在黎凡特地區,水兵還是大有可為,特彆是目前英國地中海艦隊遭到極大減弱的環境下。
這需求一個和談,當奧斯曼人決定放棄這塊地盤的時候。
他應德皇的聘請趕到呂貝克去插手“梅克倫堡”號戰列艦的初次海試典禮。
因為李海頓的建議,除了“巴伐利亞”號,這級德國主力艦的海試都冇有停止甚麼大張旗鼓的鼓吹。
在德國從西線抽調回三個個人軍回援東普魯士後,德奧聯軍合力消弭了俄軍對佈列斯特要塞的包抄,俄國人的打擊被迫停止。但倖存的德第8個人軍也喪失龐大,現在他們隻剩下了11萬人,不到年初時的一半。
一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毫不是本身情願看到的,固然德國人想把那邊變成他們的殖民地,但那是德國人的事,和奧匈帝國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