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祖瓦拉裝甲練習基地駐紮著方纔改組為裝甲師的克羅地亞第7裝甲師和帝國陸軍第21裝甲師,一共有近500輛坦克,這些坦克占到了帝國陸軍所設備的坦克總數量的近三分之一。
跟著突尼斯的淪陷,英法聯軍在北非的情勢日趨惡化,英國不得不從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和印度抽調多量殖民地軍隊前去北非,以包管埃及的安然。為了減輕法國在阿爾及爾方麵的壓力,駐埃及的英軍向昔蘭尼加建議打擊,於8月尾霸占了托卜魯克,德奧聯軍的守勢被止住了。
但就是這一點,就形成了疆場上的極大差異。
對於方纔呈現在疆場上的坦克,天下各國目前都處於摸索階段。英國人明顯走了一條彎路,而法國人幾近走在了精確的路上,但法國北部縱橫交叉的戰壕卻令機能超卓的雷諾pt-17闡揚不出應有的感化。
“很不錯,我們用兩個小時跑了近65千米,如許的間隔已經充足陸軍走上一天半的時候。”梅爾津取出懷錶,看了看時候後對站在身邊舉著望遠鏡察看著沙塵方向的胡克爾上校說道。
奧匈帝國裝甲軍隊自建立之初就作為一種伶仃的突擊力量來利用,而不是伴跟著步兵行動,這是來自於後代的經曆。以是帝國的裝甲軍隊一開端就是儘能夠地集合利用坦克,而不是把它分離到步兵步隊裡去。
傑利科決不答應在本身兵力弱於敵手的時候一場戰役,一向以來他都在手上保持著對德國艦隊的兵力上風。
為了共同德國水兵的作戰打算,在李海頓的要求下,魯登道夫同意抽調由加爾維茨大將批示的德國第12個人軍進入北非,與奧匈軍一起作戰。在8月中旬,德奧聯軍采納行動,一舉攻陷了突尼斯。法國目前在北非隻要少量的殖民地軍隊,底子冇法抵擋德奧聯軍的打擊。
胡克爾上校放動手中的望遠鏡,扭頭看著梅爾津上校,臉上帶著笑容:“這都是在您的批示下才氣有現在的成績,如果在兩個月前,我都不曉得如何讓這些小夥子保持戰役行列。”說完以後,他再次眯縫起眼睛看著遠方隆隆行駛過來的坦克車隊。“不曉得此次又有多少坦克能返來了?”
因為人才稀缺,梅爾津目前還兼任著祖瓦拉裝甲練習基地的練習總監,兩個裝甲師的練習安排都是由他一手製定的,當然此中很多都是來自於在第一裝甲旅時的經曆。與水兵戰艦一樣,坦克和裝甲車的作戰根基要素也是矯捷、防護和火力。不管何時,李海頓都會把矯捷才氣放在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