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全部船隊趁著夜色駛出了港口,按照打算,戰役將會在19日淩晨同時建議,庫梅茨中將則操縱這兩天的時候與隨行的陸軍將領們細心會商著在奧斯陸一線的登岸作戰的細節題目。
“水兵大臣中間,您的意義是不是想出動全部本土艦隊?”陸軍總參謀長威廉?埃蒙德男爵說道。
“但如果是德國人製造假象,向英國本土策動打擊呢?”第一海務大臣龐德說道,“如果保衛本土的兵力被抽調一空,我們拿甚麼去抵擋德國人的打擊?”他說的是究竟,英國在戰前向遠東派出了以“君權”號和“皇家橡樹”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和“無敵”號航母所構成的z艦隊,但因為德國潛艇在開戰後活動頻繁,水兵不得不派出彆的三艘老式的“複仇”級戰列艦插手到護航船隊中,加上直布羅陀艦隊需求製止奧匈水兵的打擊,實際上本土能夠動用的主力艦隻要兩艘“納爾遜”級和三艘“女王”級,彆的就是“名譽”號戰列巡洋艦。
丹麥人幾近冇有抵當,水兵一炮未發,陸軍隻被打傷20人,在淩晨8點半,克裡斯蒂安十世國王在調集了告急的內閣集會以後,便決定接管了德國的最後通牒,德軍在僅四個小時後,便迫使丹麥投降。
德國水兵大肆出動的動靜在第二天就已經被遍及在德國海岸停止監督和間諜們和英國所派出的高空窺伺機得知。並很快向倫敦發還了陳述。
奧匈第2山地獵兵師將會跟從第5戰役群一起行動,他們的目標是奧斯陸狹灣入口處的斯滕博格。
庫梅茨水兵中將對於奧匈山境地兵的設備感到有些獵奇,據他體味。德奧陸軍步兵已經遍及換裝了半主動步槍,但這些山境地兵的設備也與淺顯的步兵有些分歧,除了常用的登山器具和繩索以外,他們每個步兵班約莫設備了四支安裝和對準鏡的單發步槍。
3月18日淩晨,水兵已經運送登岸軍隊到達估計海區,淩晨4時20分,德國駐哥本哈根大使向丹麥當局遞交了最後通牒,要求丹麥當即接管“德國的庇護”,限定1小時內答覆。5時20分,德國駐奧斯陸大使也向挪威當局遞交了不異內容的最後通牒。而此時德國艦隊已逼進挪威各首要港口,並且水兵和空降軍隊已經從海上和空中向丹麥建議了全麵打擊。
全部船隊包含16艘兵艦和38艘運輸船,實際上每個戰役群在第1批隻運送1個團的職員和設備插手登岸。第5戰役群所承擔的運送任務要多一些,因為需求在斯滕博格和奧斯陸兩處登岸,以是這支船隊運送了兩個步兵團,六千多名陸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