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揚克爾大將所批示的聯兵艦隊主力直接從沖繩解纜,進入黃海,篡奪製海和製空權,以保護登岸艦隊的安然。而威爾赫姆?馬紹爾水兵大將則批示另一支特混艦隊持續向九州島方向打擊。
在沖繩戰役之前,遠東聯軍部司令部就製定了在朝鮮半島登岸的作戰打算,不〖,過,因為水兵方麵的反對,顛末調和,最後與水兵方麵達成分歧,決定在沖繩戰役以後再在開端朝鮮半島停止登岸作戰。
到下午4點20分,陸17團進到到達群山核心的火車站四周時才碰到了稍強一些的抵當,日軍在車站一帶擺設了一其中隊的日軍和一個大隊的朝鮮守備隊,並且在車站一帶修建有臨時防備工事,另有一部分火炮。
歐戰結束後,奧匈帝國不顧日本人的激烈反對,把這四艘已經完工了百分之八十的戰列艦賣給了當時的北洋水兵,並在奧匈船廠完成了最後的製作工程,並於1926年完工並托付給北洋水兵。
中午12點20分,登岸批示官向艦隊旗艦收回電報:“登岸勝利,冇有碰到任何抵當!”
陸17團在設備和後繼軍隊登陸後開端向東北方向的群山港推動,一起上冇碰到甚麼敵軍,直到中午2點30分時纔在歸浦鎮與一支朝鮮戒備軍隊停止了一場小範圍的戰役。這裡有一個小隊約莫150人的朝鮮軍戍守,陸17團用了約莫10分鐘的時候就將這支隻設備有3具擲彈筒和3挺重機槍的朝鮮步兵隊給全數毀滅。
在群山灣南部的藍灘,在長久的炮擊以後,保護艦隊始終冇有發明日軍活動的跡象。很較著,日本人把大部分的重視力集合在了滿洲東部山區和鴨綠江一線,根基對於聯軍大範圍登岸作戰冇有甚麼防備。
彆的,駐青島的德國遠東軍第1師與中方第十五個人軍在膠州半島集結,在登岸戰役打響後。隨時由海路運往朝鮮半島。登岸的先遣軍隊由奧匈水兵陸戰隊第3師和在煙台集結的中方水兵陸戰隊第3師履行,奧匈陸戰3師的目標是木浦港,而共和軍陸戰3師的目標則是群山灣。
開端進入夏季後,蘇俄戰線上炮火變得稀少,大的軍事行動逐步停止。在遠東疆場,中國東北方向的打擊在共和軍占據哈爾濱和新京一線後也臨時停止了,在遼瀋疆場,共和軍從三麵逼近奉天城,與關東軍在遼河一線持續展開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