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海空對抗(三)[第1頁/共3頁]

終究的戰果在傍晚前已經確切:戰列艦隊“喪失”了兩艘戰列艦,一艘重巡洋艦和兩艘巡洋艦,彆的兩艘戰列艦和一艘重巡洋艦被“重創”,而航空艦隊僅喪失了27架作戰飛機。如許的戰損比完整就不成比例,換算成款項的話約莫是2.5億對120萬,在約是200比1。

作為軍事合作者,奧匈帝國在興登堡成為德軍總參謀長以後合作的很鎮靜。而作為盟國,德意誌帝國與奧匈帝國在戰後嚴峻的國際題目上也保持著高度的分歧,這統統都與興登堡在擔負輔弼期間與奧匈建立起的傑出相同和調和體製有很大的乾係。

現在一戰期間還仍然健在的名將已經冇有幾位了,馬肯森是他們中間比較長命的一名。

戰列艦隊本身就在第一波進犯中“喪失”慘痛,防備上呈現了很大的縫隙,更是顯得左支右絀。

在德國期間。李海頓還特地去漢諾威去看望了已經退休的馬肯森元帥一趟,並向這位85歲的陸軍老元帥頒佈了一枚奧匈帝國最高名譽騎士勳章。

至於設備更新遲緩的題目,這也冇有體例。目前的歐洲底子就冇有能對德國陸軍構成威脅的國度。法國在敗北後就一向冇有規複元氣,俄國顛末將近七年的內戰,固然蘇維埃政權終究同一了西伯利亞和中亞,但芬蘭、愛莎尼亞、拉脫維赫、波蘭、烏克蘭、頓涅茨-頓河、高加索聯邦已經獨立,立陶宛和大半個白俄羅斯被德國兼併,他們實際上已經被減弱了一半。即便是全盛期間的俄羅斯帝國仍然對俄國懷有驚駭,何況是現在。

很多人以為興登元帥資質平淡,隻不過在軍事上依托魯登道夫,管理國度時依托財務大臣古斯塔夫。對他的軍事才氣和政治才氣表示思疑。實際上,元帥知人善任,並且長於與人相同,聽取彆人的定見,這使得他在軍事批示和管理國度時很少呈現嚴峻的失誤。恰是因為他的純熟和慎重,德意誌帝國才艱钜地度過了幾次嚴峻的危急。

在《華盛頓條約》簽訂以後,德國水兵淘汰了約莫一半的主力戰列艦,隻儲存了四艘“國王”級、五艘“巴伐利亞”級和五艘“馬肯森”級一共十四艘戰列艦。彆的,四艘在建的“約克”級戰列艦按照條約改裝成了航空母艦,它數量龐大的潛艇軍隊也隻儲存了136艘潛艇。

成果已經很清楚,再持續下去已經冇甚麼感化,並且他也不想持續呆在戰列艦上忍耐“煎熬”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