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象雄起兵[第1頁/共3頁]

李恪道:“象雄起兵隻是一個引子,這還不敷以叫吐蕃表裡顧之不及,朕還在等一場東風。”

而一旦李恪起兵,朗日林芝之子李璠就離成為吐蕃讚普更近了一步,她天然也多幾分衝動。

李恪並未直接答覆朗日林芝的話,而是反問道:“象雄故地本已為吐蕃統統,又有能臣祿東讚坐鎮,你覺得象雄憑甚麼能在短短三載間就有複國的力量和膽量?”

眼下是在拾翠殿中,李恪又這般說話,不消多說,李恪懷中抱著的男娃天然就是李恪和朗日林芝之子了。

李璠是吐蕃公主所出,也就是吐蕃先王,棄宗弄讚之父朗日鬆讚的外孫。李璠有一半大唐皇室血脈,也有一半的吐蕃王室血脈,和李恪倒是有幾分類似。

象雄如此的環境,不管是誰去都不免吃癟,更何況還是當初領兵攻滅象雄的最大功臣,手上染了無數象雄人鮮血的祿東讚。

朗日林芝道:“恭喜陛下,又是一年歉收,眼下我大唐養精蓄銳已久,國力已趨鼎盛,而眼下吐蕃海內內鬨不止,陛下多年之誌或將勝利。”

朗日林芝聞言,驚奇道:“如此說來,吐蕃使節對我所言倒還頗多諱飾了。”

從李恪給李璠定的名字中就不丟臉出李恪對李璠的等候,“璠”者,有美玉之意,所指品德高潔之士,但李恪所取的卻不是這個意義,而就是純真的字麵所表,王於番,意為吐蕃之王。

朗日林芝道:“本日我在宮中見了吐蕃來的使節,也是自他們口中套出來的話,現在象雄彷彿並不平穩。”

龍朔四年,寒冬,大雪。

祿東讚失勢,李恪的目標就算是達成了,李恪倒也冇有食言而肥,在短期內攻打吐蕃,而是真的就在以後的兩年內安寧遼東,養精蓄銳,也看著貢日貢讚坐穩了讚普之位。

象雄還遠在吐蕃之西,相距大唐數千裡之遙,再加上象雄居於高原,來回不易,李恪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候裡曉得象雄的動靜,實在是叫朗日林芝訝異。

李恪是成心以李璠行東突厥之事,讓李璠做將來的吐蕃王,將吐蕃完整劃爲唐土,成為大唐封疆。

朗日林芝之子名作李璠,是龍朔四年蒲月時所生,雖非嫡子,但也頗得李恪愛好,經常帶在身邊。

李恪之言入耳,朗日林芝頓時明白了過來,對李恪道:“象雄有如此底氣,多數是陛下在背後支撐吧。”

對於貢日貢讚而言,祿東讚手握兵權,聲望滔天,是他掌權路上的最大停滯;對於吐蕃而言,祿東讚愛子在大唐居高位,是一個不穩定的身分,以是於公於私,於情於理,貢日貢讚都不肯留下祿東讚。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