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亂定亂起[第1頁/共3頁]

高句麗軍的戰力本就遠不及唐軍,偶然應戰,而再跟著淵蓋蘇文一死,高句麗軍冇了主帥,完整冇了戰意,也都儘數棄械降了。

不過金庾信固然有些愣住了,但高藏卻彷彿看到了活命的但願普通,高藏王忙對金庾通道:“金將軍,我們半島三韓一脈相承,同氣連枝,還請進金將軍對大帥照實相告。”

金庾信本來隻是在一旁看著,未曾開口半句,更冇有想到李績會俄然點他的名,一下子另有些愣住了。

實在對於李恪的犒賞,金庾信倒是不甚在乎,現在金庾信最擔憂的是新羅國中的環境,畢竟劉仁軌借剿除倭軍的名義領軍入新羅已經有些光陰了。現在新羅手中的能戰之兵大多在他的手上,他也想曉得現在新羅的局勢,早些領軍返國。

李績對高藏的話不置可否,隻是輕視地笑了笑,轉而對站在身後,好久一言不發的金庾信問道:“金將軍,本帥久在中原,對你們三韓之事不太熟諳,你和高句麗交道打地多,可隻高藏王所言的真假?”

自唐軍進城,到全拒平壤城,占有城中各處要塞和糧倉武庫,前後也不過兩個時候的工夫。

不過李績雖不殺人,但也不會不動聲色地就放過了高句麗君臣,李績也不使高藏王起家,而是問道:“高藏,當初你與我大唐為敵,不尊我大唐陛下之時,可曾也想過會有本日?”

金庾通道:“末將不過尺寸之功,不敢求陛下犒賞,隻是末將麾下將士離鄉日久,歸家情切,既然眼下大局已定,末將請領軍還國,還望大帥允準。”

金庾信隻得應下道:“末將不敢,末將自當在此謹候聖喻。”

金庾信說著,恐怕新羅被高句麗禍連,畢竟現在唐軍勢大,三韓已經破了其二,剩下的一個新羅可千萬不是唐軍的敵手,又對李績解釋道:“大帥明鑒,切莫聽信高藏所言,我新羅高低對大唐忠心耿耿,絕無貳心。”

李績對於高句麗實在是非常不滿的,當初李績折戟於安市城下,導致李世民親征未能全功而還,李績對此一向耿耿於懷,如果不是李恪下了收高句麗之國,不宜擅開殺戒的號令,又有蘇定方和薛仁貴如許的天子親信在旁,李績多數會在破城後開殺戒。

平壤城中的大莫離支府已經被薛仁貴攻陷,接著命人拿著淵蓋蘇文的首級傳於城中,城中各處的高句麗守軍也都不戰而降,讓出城池也就順理成章了。

昨夜唐軍進城確切鬨了些動靜,但還算束縛,並未曾亂及百姓,以是高句麗都還隻當是高句麗軍的變更,未曾過分在乎,但未曾想本日一早,全部平壤城便就換了天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