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1頁/共3頁]

李世民一貫崇簡尚樸,午膳也吃的簡樸,一盤燴竹筍、銀耳白果湯、清炒蝦仁,另有幾盤肉食,便是李世民常例的午膳,比起平常富朱紫家尚且好不了幾分。

李恪起家在桌旁坐下,李世民這才下旨傳膳。

李世民笑道:“你我父子,說這些何為,隻不過恪兒今後行事便需得謹慎些,免得再叫這些言官尋得了話頭,上折槍彈劾。”

李恪說著,臉上暴露了滿臉的焦心和委曲之色,就連對李世民的稱呼都不自發地變了,明顯是被這奏摺中的彈劾之語嚇到了。

楊妃見愛子拜在身前,恐怕李恪拜地久了,身子受累,便想要李恪起家,可李世民當前,楊妃天然不便開口,因而便轉頭看向了李世民。

李恪聽著李世民的經驗,點了點頭道:“阿爹教誨,兒臣知錯。”

李恪回道:“宮中教坊司的曲子恪兒聽很多了,有些膩了,故想換個口味聽聽。”

不過李恪胃口一貫不錯,倒是不挑,當著李世民的麵也連續下了三碗粟米飯,方纔填飽肚子。

李世民道:“那倒也是,教坊司的曲子端莊大氣,哪如青樓妓館那些鶯鶯燕燕,你儂我儂來的好聽。”

李恪拿起桌案上的摺子,隻是簡樸地看了幾眼,神采一沉,忙自辯道:“啟稟父皇,兒臣絕忘我行插手朝務之心,這摺子所言實在是歪曲兒臣,還望父皇明察。”

李恪聞言,忙解釋道:“兒臣並未押妓,隻是聽聞平康坊女人曲子唱的好,故而去聽聽曲子罷了,彆無其他。”

李世民道:“既如此,那你明日便去吧,你幼年精力盛,便可多習武消磨,少去那些煙花之地,無甚好處,更何況你還是兄長,你如果表率打地差了,將來愔兒是要學著你的。”

乃至另有傳聞傳出,楚王李恪鐘情一麵貌迭麗的青樓清倌人,夜宿平康坊,樂不思蜀,整日不歸,直到天子傳詔的聖旨傳來,楚王李恪才同美人和淚相辭,念念不捨地進了宮。

楊妃聽聞李恪竟去青樓押妓,臉上暴露了滿滿的訝色,看著李恪驚奇道:“你小小年紀好大的膽量,怎的敢去那些處所。”

“謝阿爹。”李恪得了李世民這句話,站起了身子。

李世民見李恪知錯,因而抬了抬手,對李恪道:“你來的倉猝,想必還未用飯吧,快起來,同我們一起吃些。”

何況才子才子的話頭自古便有,世人已經聽地乏了,皇子才子的故事反倒新奇很多,李恪流連青樓裡坊的動靜竟在最短的時候內傳遍了全部長安城。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