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納妃[第2頁/共3頁]

李恪問道:“武順是媚孃的阿姊,兒臣如果娶她,恐怕於禮分歧吧。”

李世民看著李恪道:“你自幼文武雙全,文隨岑文字、王玄策,武隨秦叔寶、李藥師,文武這一塊朕是不擔憂的,但唯獨這帝王心術卻不免弱了些。”

李世民問道:“你為太子數載,宮中隻太子妃一人,你覺得如此豈是善道?太子妃並非出自平凡人家,乃是勳貴以後,武家在朝中也是舊友極多,眼下她獨掌東宮內宮,均衡表裡,長此下去恐怕日子久了連你都難以節製,是會出亂子的。”

李恪道:“如果兒臣將她遣走,豈不顯得兒臣薄情,兒臣不肯。”

李世民道:“你做事,朕一貫都是放心的,但你須知水滿則溢的事理,即使太子妃和你同甘共苦多年,伉儷密意,但也不成獨寵於她一人。你納妃取妾,雖叫她一時不悅,但卻也是為了她好,免得獨寵日久,失了分寸,惹了大禍。”

李世民對李恪道:“你身為太子,國之儲君,眼下當務之急是要將此事就此打住,保住你的名譽,此事是也不是?”

李恪聽著李世民的話,那裡還不曉得李世民的意義,李恪問道:“父皇覺得兒臣當以武順在東宮製衡太子妃?”

李恪道:“父皇放心,兒臣免得輕重。”

正如李世民所言,李恪身為國儲,對於武順,李恪最不能做得就是疲塌,要麼斷地完整,要麼就和地乾脆。

李世民道:“恰是如此,你一貫重交誼,為父是曉得的,這並無不當,但身為國儲,更要懂權宜製衡之道,如此纔可使表裡調和,主次有序。”

李世民看著李恪聽得細心的模樣,對勁道:“你的這個太子妃,以女兒之身,麵對親王叛變竟敢攜子平亂,可不是平常之人,她的膽略、手腕都遠勝旁人,也就是你還能壓得住,如果稚奴那般脾氣,為父都擔憂會被反噬。”

李恪道:“兒臣不知父皇之意。”

李世民口中的劉驁便是西漢成帝,趙氏姐妹便是皇後趙飛燕和昭儀趙合德,漢成帝非是賢明之君,在李世民看來天然是遠比不得愛子李恪的,劉驁尚且能同娶趙氏姐妹,李恪又有何不成。

存眷公家號:書友大本營,存眷即送現金、點幣!

李恪應道:“父皇說的是。”

不過李世民倒也不是在欺詐李恪,李世民是這麼教誨李恪的,實在他本身當年也是這麼做的,他一麵和長孫皇後琴瑟調和,將青梅竹馬的長孫皇後尊為正宮,同時後宮美人卻也一個冇少過。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