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帶著楊氏來此,不知是臨時起意還是早有打算,但實在是叫滿朝高低訝異了,也猜不透李世民此舉的意義。
“謝陛下(天可汗)。”世人得令道了聲謝,起家在席間坐了下來。
太子妃嬪,首為太子妃,而後便是良娣、良媛、承徽等,而奉儀便是太子妃嬪中職位最低的,祿東讚所言實在是把大唐和李世民捧得極高了。
李世民正視楊妃,把皇後纔有的恩遇給了楊氏,天然也是李恪情願看到的,李恪和武媚娘見狀,對視了一眼,便搶先起家拜道:“兒臣李恪、媚娘拜見父皇、拜見母妃。”
堂堂吐蕃國君,竟然獻重禮外嫁公主,為了的就是送公主於李世民為兒媳。在彆國還在向李世民稱臣的時候,鬆讚乾布已經另辟門路,欲藉著親妹嫁於太子之機向李世民稱子了,這可就走在了統統人的前麵。
祿東讚看了眼一旁的李恪,對李世民道:“陛下乃天下之天可汗,坐擁四海,申明遠播,我家讚普對陛下可謂恭敬萬分。此次讚普特命外臣攜重禮獻於陛下,覺得讚普親妹朗日林芝之嫁禮,吐蕃願嫁讚普之妹於大唐太子,皆秦晉之好,還望陛下恩準。”
祿東讚回道:“此事讚普曉得,隻要能將公主嫁於太子,哪怕是為一端茶倒水的奉儀,既能奉養太子,又能代讚普儘孝禦前,如此足矣。”
李世民輕笑了一聲,道:“這麼多的箱子,一訂代價不菲,使節的這份禮恐怕不輕吧。”
“哈哈...”
李世民調李恪舊部蘇定方為涼州都督,這是籌辦要對關隴門閥警示乃至是脫手了,這個時候,在這個關隘,在如此慎重的場合,李世民帶著李恪生母楊氏來此,給了她皇後纔有的殊遇,李世民此舉就是要給李恪站台,強大陣容。
“何事?”李世民說著,語氣裡已經帶了一絲寒意,既是不悅,也是警告。
李恪背後攙扶著的是江南世家,和關隴門閥好處不一,並且李恪身為東宮,又是李世民愛子,李世民對李恪充足信賴,李恪又有充足的氣力和聲望,能夠說李恪恰是對於關隴門閥的最好人選。
頓了半晌後,李世民才緩了過來,對祿東讚問道:“鬆讚乾布要將親妹嫁於恪兒?”
不過被李世民此舉搞的有些含混的人中卻不包含李恪和武媚娘,旁人固然猜不透李世民的心機,但李恪和武媚娘卻能猜出個大抵了。
祿東讚回道:“恰是如此,陛下乃海內共主,天下人皆為陛下子民,我家讚普願嫁親妹於太子,今後公主為陛下之媳,讚普亦為陛下後輩,對陛下執半子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