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天下人皆言唐軍精銳善戰,但高句美人卻未曾親目睹過,高啟相以四萬對四千,總不能還未戰就被嚇破了膽吧。
李道宗以逸待勞,本就是打高啟相一個措手不及,而高啟相卻也一樣大膽,他看著李道宗率四千騎便敢衝陣,第一時候不是穩住陣腳,而是動了貪功之念,要將這奉上門的四千人拿下。
而李君義這邊卻有些分歧了,兩軍交兵之初,李君義倒也還算勇武,但跟著垂垂深切,相距高啟相越近,高句美人越來越多地圍了上來,漸漸地李君義冇了銳氣,有些逡巡了,一時候止住了腳步,殺不出來。
李道宗也是老將了,他的設法是好的,分兩翼齊出,一左一右分入高句麗軍中,而後襬布貫穿,將全部高句麗的陣型打通打散,便可一舉毀滅。
李世民也是知兵之人,他站在山坡凹凸望著山下的戰局,開初倒還好,但跟著李君義被擋住,李道宗守勢放緩,大有被圍殺之勢的時候,李世民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李道宗曾為李靖部下,雖不是李恪那般的授業弟子,但也頗得李靖兩分火候,用兵奇險且大膽。李道宗布軍於山下,以四千數麵對四萬之眾,李道宗竟不墨守陳規,一味地安插戍守,而是率四千精騎直撲高啟相四萬雄師而去。
尉遲恭一貫自恃勇力,漫天下除了秦叔寶,誰都不看在眼裡,這也是人儘皆知的。這事如果擱在以往倒也並不不當,但本日卻恰好不可,因為這裡還站著一個薛仁貴呢。
一邊的尉遲恭聞言,當即出列道:“啟稟陛下,末將請兵兩千前去馳援,必可救出李道宗。”
李世民對薛仁貴問道:“卿欲何為?”
以少破多,對於唐軍將領而言本就是家常便飯,更何況李道宗是以逸待勞,設備精美,麾下所率更是謂為天下精銳的北衙禁軍。
“陛下,李君義被阻,江夏王孤軍深切,恐怕不當。”薛仁貴就站在李世民的身後,看著山下的局勢,對李世民道。
李道宗和李君義分率精騎入陣,李道宗攻右,而李君義攻左,李道宗一馬搶先,率眾直撲中軍的高啟相而去,其勢如破竹,捨生忘死,高句美人難擋其鋒。
李道宗不止是李世民愛將,更是堂兄弟,不管如何李道宗必定是要救的,隻是此時再遣兵自正麵衝陣,恐怕見效甚微,即使尉遲恭勇武,也是如此,最後就算救出了李道宗,必也是一場慘勝。北衙禁軍是李世民的心頭肉,李世民也不肯將將士們折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