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1頁/共3頁]

李恪點了點頭道:“不錯,幷州刺史劉德威固然人在幷州,明麵上也同本王交好,但他的根卻在關中,本王北伐,朝中坐立不安的大有人在,賓王在河東也不成粗心,需求的時候也不必給劉德威麵子,統統以北伐之事為重,便宜行事便可。”

探子照實回道:“五天前的事情,現在河東各地的邊軍恐怕都已經到了太原了。”

馬周有宰相之才,更兼行事謹慎,故李恪放權於馬周,著他便宜行事,緊急關頭也不必顧及處所州府,而馬周也不是口出大言之輩,不會胡亂作保,有馬周這句話,李恪天然放心很多。

李恪笑道:“賓王有蕭何之才,戔戔糧道,天然不在話下,本王擔憂的倒不滿是軍務,幷州民政雖不在我多數督府轄下,但賓王也不成不重。”

劉德威從武轉文,亦為朝中老將,與朝中眾臣乾係錯綜龐大,多有乾係,李恪也摸不清他詳細的秘聞,為防萬一,故而在臨行前特地提及此事。

跟著北伐戰起,河東、漠南、靈州,十數萬雄師為之雲動,天然是極大的動靜。

曳莽雙目圓瞪,問道:“甚麼,這是何時的事情?”

曳莽聞言,心中一震,方纔養出來的幾分睡意頓時煙消雲散了。

“本王此番北伐,賓王代本王坐鎮太原火線,掌管糧道,身上的擔子可不輕啊。”李恪率軍北上,雄師供應天然也相稱緊急,李恪不放心旁人,隻將此事交由了馬周,臨行前叮嚀道。

聖旨下,以楚王、幷州多數督李恪為通漠道行軍大總管,幷州多數督府長史李績為副,統河東邊軍主力六萬,過浚稽山,自南取鬱督軍山汗庭;

以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襄州都督張公瑾為副,統漠南胡騎三萬,自東取弓盧水,為右翼;

李恪叮嚀完後,這才命馬周退下,本身則翻身上馬,命雄師開赴北上。

“特勤,河東各州統軍府士卒俄然集結,齊往太原而去,似有北伐之意。”探子明顯是一起急趕而來,剛一進帳,還在大口地喘著粗氣,開口便對曳莽稟告道。

另,李世民恐河東一地兵力有所不濟,又遣靈州都督薛萬徹和右領軍將軍執失思力領朔方精銳三萬過戈壁,渡紮布汗河襲擾鬱督軍山南,覺得策應。

馬週一口應道:“殿下放心,隻要有臣在,必保殿下北伐雄師糧道無虞。”

曳莽頓了頓,扭頭對保護叮嚀道:“傳令下去,命眾軍嚴加防備,死守達布河隘口,不管何人,一概不得過,彆的,馬上傳書去汗庭,向可汗稟告此事,請可汗速速增兵援助。”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