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雲聽了蕭後的題目,想了想,纔回道:“李恪這小我嘛,長的倒是白白淨淨的,還算的上姣美,就是這個脾氣太犟了些,莫說是我了,偶然連父汗說話他都敢爭上兩句,我都為他捏把汗。”
蕭後不由對這個能叫阿史那雲改了脾氣的李恪生了興趣,蕭後問道:“我倒還未曾見過唐皇三子李恪,此人如何?”
待十四年後楊廣被宇文明及誅殺於揚州行宮,蕭後便被亂軍裹挾,一起流浪,一向到了與突厥交好的河北王竇建德的手中,才被義成公主以突厥的名義要了疇昔。
蕭後一邊聽著,一邊點了點頭道:“不卑不亢,倒與他的阿爹李世民有幾分類似。”
頡利的汗帳在汗庭正中,位高權重的突厥貴族們的大帳又大多集合了東側與南側,而這些西北角大多住些落魄了的貴族,比擬起來,這些東北角的大帳便顯得偏僻很多,常日裡也是鮮有人至。
蕭後看著阿史那雲的模樣,垂憐地伸手摸了摸阿史那雲的頭頂,笑道:“如此說來,李家的那小子倒是觸怒了我們的豁真了。”
蕭後雖是義成公主所救,但她卻與義成公主分歧。前隋既滅,義成公主視中原如仇鳩,而蕭後固然失國,但還是以世家女自居,自視為漢人,以是蕭後與義成公主的乾係倒也算不上靠近。
不過此處即使僻冷了些,但畢竟是在汗庭當中,又值佳節,總也不會過分冷僻,更何況這裡還住著一個與眾分歧的女子,蕭氏美娘。
在汗庭的西北角,坐落著一群毫不起眼的大帳,也不知是因為年久的原因,還本就是如此,大帳的內裡蒙上了一層淺灰色,很有光陰的味道。
看著阿史那雲的模樣,蕭後的臉上浮起了一陣彆成心味的笑意。
提起李世民,提起大唐,這個曾為前隋皇後的蕭美娘卻卻冇有義成公主那般衝動與偏執的模樣,有的隻是一種隨和與淡然,彷彿是在說著與她全然無關的事情,任誰都想不到,曾經的她也是北國那片膏壤的女仆人。
阿史那雲早間與李恪生了吵嘴,氣呼呼地分開後卻又不想歸去汗帳那裡與那些突厥貴族後輩應酬,因而便來了蕭後這裡。
阿史那雲對蕭後道:“我見過李恪卻未見過唐皇,而外祖母見過唐皇卻未見過李恪,他日如有機遇我將李恪帶來給你見見,看看他與唐皇到底有幾分類似。”
蕭後輩分不低,在蕭後的影象中,李世民也隻是少年普通的印象,蕭後口中的故交天然是隋煬帝楊廣的表弟,已經退位的太上皇李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