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龍武衛,兵隻六千,但倒是自數十萬雄師中精挑細選而來,是為精銳中的精銳,堆積了大唐最善戰那批人,是為天子親軍,欽陵能在右龍武衛中拜將,還是官職頗高的左郎將,可見有多受李恪的正視了。
李恪話既然這麼說了,就是已經有了安排,從命與否那裡還能輪到欽陵本身挑選,欽陵隻是道:“陛下叮嚀,臣自當從命。”
――――――――――――――――
“陛下,臣請辭去右龍武衛左郎將之位,重回千牛備身,還望陛下恩準。”紫宸殿中,欽陵早早地來求見了李恪,倒是為去官而來。
貢日貢讚回道:“就在唐皇當殿回絕和親的當日,便給軍中下了旨意,擢拔欽陵為右龍武衛左郎將,右龍武衛位在北衙,欽陵如此年紀便居此中正五品要職,莫非還不是重用嗎?”
右龍武衛是大唐精銳,都是百戰而來,而欽陵雖是李恪弟子,卻不過是個年近弱冠的少年,軍中將士如何能夠服他,以是欽陵在這邊也難堪地很。
欽陵的反應在李恪的料想當中,而這也恰是李恪想要的成果。
這也難怪欽陵一去多年,卻始終冇有要返國的意義,隻怕一定就是李恪不放人吧,畢竟在棄宗弄讚的眼中,欽陵也不過就是一個聰明些的少年,李恪真正看中的該當是欽陵背後的祿東讚。
桑布紮天然是對棄宗弄讚忠心耿耿,但此事一旦落到了棄宗弄讚的眼中,卻不免有些重臣結黨,合瞞君王的味道了,心中對祿東讚和桑布紮頓時多了些不滿。
不過棄宗弄讚固然對祿東讚多了些顧忌,但卻也不便透暴露來,因為祿東讚不比平常臣子,他是吐蕃大族噶爾家的家主,又手握兵權,棄宗弄讚不敢等閒動他。
右龍武衛左郎將,大唐天子親軍中的中高層將領,絕對是個前程無量的位置,將來如果外放,起碼也是一個下州都督,但欽陵在這個位置上坐地卻非常難受,因為欽陵這個郎將隻是空掛著的,實際上並不統兵。
棄宗弄讚的話說著客氣,彷彿對此事全不在乎,但方纔棄宗弄讚初知此事時眼中的一絲氣憤和鎮靜已經完整表白了他的態度。
李恪道:“你在軍略之上確有天份,朕也想用你為將,隻不過眼下你的資格確切陋劣了些。眼下我唐軍東征期近,你便隨軍東征去吧,到時立得功業,你再回禁軍也名正言順。”
棄宗弄讚聽了貢日貢讚的話,問道:“你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