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1頁/共3頁]

李恪聽了王玄策的話,先是深思了半晌,而後微微點了點頭。

真正要命的還不知如此,現在左遊仙已死,再加上李承乾去歲所言,已他眼下的名譽,這信中所言又俱是死無對證之事,這封信一旦進京,李承乾就是想辯白,也無從辯白了。

李恪點了點頭,看著王玄策臉上的笑意,嘴角輕揚,也打趣道:“先生好大的膽量,這但是欺君之罪啊。”

“先生覺得此信本王該如何措置?”李恪對王玄策問道。

“先生,你覺得方纔段璀所言,有幾分真假?”李恪手中拿著這封密信,遞到了王玄策的手中,對王玄策道。

李恪眼睛一亮,問道:“先生是要本王假造一封信,送入長安?”

王玄策之言落在李恪的耳中,開初李恪另有些不解,可待李恪稍稍思慮了半晌後,便頓時明白了過來。

而李世民如果不信,李承乾當然一時無虞,但李恪卻獲咎死了李承乾,李恪倒是不懼開罪李承乾,可如果是以事叫朝臣覺得此信是李恪為了奪儲而一手捏造,那李恪來之不易的賢王之名可就冇了,乃至還會引的李世民猜忌,前功儘棄。

所謂從左遊仙身上搜來的密信落在李恪的手中,不太短短半頁,百來字,卻使得李恪的手心不經意地浸出了汗珠,因為這封信譽意之毒,實在是叫李恪都覺著驚奇。

王玄策思慮了半晌後,才道:“此事難定。”

“太子鈞啟,門下左遊仙敬言:去歲門下奉太子之命,於廬州刺楚王而不得,深愧腑內。後幸得太子刻薄,容臣之過,仍以重用,感為涕零。今門下依太子所言,於橫山半途劫得姑蘇府軍器千餘件,不日分批往送東宮,以充分太子府內兵甲,助太子之大業...”

王玄策之言,李恪天然清楚,本日段璀當著麵將自左遊仙身上搜出的密信交給了李恪,李恪如果將此信壓下,不予上呈天子,一旦叫李世民曉得,到時虧損的不止是李承乾,另有李恪。

這封信如果經過李恪之手,送進了長安,遞到了李世民的案頭,到了當時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可就真的保不住了。到時乃至不必李世民下旨懲辦,就是滿朝言論壓,也把李承乾壓死了。

王玄策點了點頭,笑道:“不錯,此信加了封蠟,旁人不知,除了臣與殿下,隻過左遊仙和段璀兩人之手,現在左遊仙已死,段璀又自稱從未翻開看過此信,更無對證,殿下隻消將這信改作本身想要的模樣,誰又能戳穿了殿下?誰又敢戳穿了殿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