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與誰謀[第1頁/共3頁]

李恪道:“即便如此,那你起碼也該讓朕曉得,朕是在同誰運營吧,免得前後所論不一,叫朕和朕的東征雄師難做。”

李恪問道:“你們如何分憂?”

李恪笑道:“是新羅王,還是金春秋和金庾信?東征之戰,大戰前後都有很多事情要補救,最耗光陰,而朕的東征雄師一旦出發,西邊的吐蕃隨時會起兵叩邊,這你也該曉得,以是朕的二十萬雄師每在外多一日,隴右乃相稱中便會多一分威脅,你們必須給朕一個精確的答覆。”

金法敏在殿中待了好久,先是膜拜後是獻禮,唱了一處好戲,但這些不過都是引子罷了,真正到了這一步纔算是戲肉。

大唐雄師東征,來回千裡,戔戔兩萬石糧草不過杯水車薪,聊勝於無罷了,至於那五萬雄師,與其說是助戰,不如說是來助勢摘桃的,他這怕是想跟在唐軍的身後多得些好處罷了。

李恪能說出金春秋和金庾信的名字,那必然還是曉得新羅國中的環境的,金法敏不敢在此事被騙麵欺詐李恪,故而說了實話。

金法敏回道:“鄙國願出糧兩萬石幫助天朝東征雄師,出兵五萬餘助大唐攻打高句麗和百濟。”

李恪道:“我大唐地盤廣袤,物產敷裕,戔戔三兩萬石糧草朕要與不要都無妨,也不會在乎。”

李恪道:“新羅,新羅稀有十萬人,朕總要跟說地算的人來定論吧,將來我大唐雄師出征,唐軍主帥天然也要和說的算的人來商討,不然疆場局勢瞬息萬變,最怕的就是猶疑不決,我大唐二十萬雄師懸於遼東,朕如何放心?”

李恪的話有些鬆口的意義,金法敏聽著,臉上漸漸暴露了些許笑意,但是緊接著,李恪的話卻又出乎了金法敏的料想。

李恪道:“國主當國也好,權臣輔政也罷,這些都是你們新羅的外務,朕偶然插手,更懶得過問,朕隻是想奉告你們,朕行事向來雷厲流行,不肯擔擱時候,以是朕隻想曉得新羅是誰在主事,主事的人是否忠於大唐,忠於朕,如此足矣。”

金法敏要做的就是勸說李恪把戰事擴大,最好是全數燒到高句麗和百濟兩國的身上,他們纔好從中取利。

金法敏硬著頭皮地回道:“新羅的事情天然由新羅朝廷商討定奪。”

李恪所言也是真相,兩萬石糧食,還是在戰時,就算省著點,這兩萬石糧食最多供二十萬雄師旬日耗用,這還冇算上來回運送的民夫和馬匹的耗損。

李恪盯著金法敏,問道:“你感覺朕缺這兩萬石糧草嗎?我大唐如果舉戰滅國,起碼要變更二十萬雄師,戔戔兩萬石能夠幾日之需?”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