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西域高昌,相距大唐四千裡,其與長安之間更是隔了一道千裡寬的大漠,補給難過,可謂天險,這也是高昌王鞠文泰之以是敢輕捋大唐虎鬚的最大依仗。
康盛照實回道:“尚還充沛,充足滿城人三四月用度了。”
鞠文泰對康盛問道:“王城的糧草可還充沛,夠幾月之用?”
開初鞠文泰在扼斷大唐東西絲綢之路,獨享其利前,鞠文泰曾和西突厥可汗打過籌議,兩國共分商利,但一旦大唐發兵來伐,他們兩國便需各自遣兵,守望互助。
高昌因不乏漢人,故而王廷高低官職漢化極重,仿丞相,置令尹;仿黃門,置中郎;仿六部,置八部,高度效仿漢人朝廷。
堂堂一國君主,如此了局又與舞姬何異。鞠文泰年紀也不小了,作為西域人固然一樣善舞,但他五十高低的人,莫非他還要大老遠地去長安,在天下人麵前大展身姿,和夷男爭這“長安舞王”的名頭嗎?
“大王,唐軍已過柳穀,唐軍主帥侯君集命人前來招降,大王還是儘快拿個主張纔是。”令尹康盛坐在鞠文泰的身前,手中拿著侯君集命人送來的招降書,對鞠文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