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2頁/共3頁]

而當梯真達官謹慎翼翼地出發南下時,此時的李恪反倒輕鬆了起來,起碼在外人看來便是如此。

李恪說著,嘴角俄然暴露了一絲笑意,接著道:“並且終晉一代,六百五十六載鼎祚,國君四十一任,先為候,而後稱公,其間竟也無一人能稱王稱帝的,我想要的,他們縱是庇佑,恐怕也給不了吧。”

他如果專挑遠路往靈州,還專門在浚稽山隘口李恪的轄區過道,豈不是有些特地挑釁的意義,兩國和親,李恪本就心有不悅,他那裡還敢去找李恪的倒黴。

晉祠始建於周,位於懸甕山麓,所祭拜的乃是桐葉封唐的晉祖唐叔虞。

李恪問道:“一百人?梯真達官此番南下迎親,起碼要有三五千侍從士卒,你隻帶百人會不會少了些。”

自鬱督軍山往大唐,總計有兩條便利些的路,一條是取道浚稽山,過諾真水往太原,另有一條便是過紮布汗河,經周遭數百裡的戈壁,往靈州。

實在他也另有彆的一種挑選,那就是多繞些路,取道浚稽山隘口,然後在漠南再轉到靈州,如許也能繞過戈壁,但這條路梯真達官倒是千萬不敢選的。

薛仁貴胸有成竹地回道:“一百人足矣,此番北上,末將不是為殺敵,而是為襲擾,隻要不與薛延陀雄師正麵廝殺,百人已是夠了,如果再多了,恐怕惹人思疑,沿途也頗多不便。”

李恪道:“梯真達官一眾恐怕就在這一兩日也就出發了,你晚些時候便帶人去吧,漠北局勢,可就看你這一行了。”

薛仁貴回道:“末將欲攜婚事府將士一百人。”

李恪為了禁止和親之事,遣人襲擾和親的薛延陀使團,此乃重罪,如果叫旁人曉得,縱是李恪也難當任務,故而務需求用信得過的人。

武媚娘聽著李恪的話,不由也笑了出來,武媚娘掩嘴笑道:“三郎說的也是,終晉一代,六百餘年,遵守襄王守夷一策,最多的也不過是爭那一個春秋霸主,所求確切小了些,與三郎分歧。這既是國策而至,也是時勢所限。”

李恪聞言,點了點頭道:“仁貴說的也是,大漠沙匪總數雖很多,但各自漫衍雜散,各處權勢人數也未幾,百來人,倒也公道。”

武媚娘道:“時晉文、齊桓之輩,亦為英主,一時之選,但仍舊為蠻夷之族所擾,不堪其煩,在他們看來,燕趙之地已是極北,可他們又安知,現在我中原之盛,已兵出漠南,製控磧北呢。”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