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1頁/共3頁]

李恪道:“如此說來,你倒是信得過本王,隻是擔憂處所官府那邊了?”

周鼎方回道:“約莫五十錢,如果趕上柴火價漲,乃至更高。”

周鼎方道:“好,草民便同殿下賭了。”

周鼎方故作不知地問道:“殿下這是何意?”

“尚書左仆射房玄齡監修國史有功,加太子詹事府詹事,掌教養太子之職。”

淮南,揚州城。

周鼎方聞言,臉上暴露了滿滿的驚奇之色,每鬥得錢九十,那煮鹽所費便隻在十錢,這怎的能夠。

李恪道:“每出鹽一鬥,你便可儘得五十錢,這鹽行也實在是個掙錢的買賣,不過在本王看來五十錢畢竟還是少了,如果依本王的體例製鹽,每鬥起碼可得九十錢。”

“太子言行恰當,罰閉門思過一月,一利用度減半,抄《孝經》百遍,以明其意。”

周鼎方的話本就算緩兵之計,畢竟李恪在淮南的職位固然超卓,可他畢竟不是婚事官,不管是多數督還是黜陟使,都不涉鹽政,李恪在此天然也不便大包大攬。

周鼎方跟鹽打了半輩子的交道,他對鹽比對甚麼都要熟諳,這天下哪有甚麼體例能叫煮鹽所費如此之低,彆無挑選之下,周鼎方也當場應了下來。

李恪所說的話恰是他也曾想過的,隻是大唐各處鹽謀買賣各有背景,他一介草民,他的權勢也隻限淮南,其他的他也轉動不得罷了。

周鼎方聽了李恪的話,一下子彷彿另有些反應不及,雙目圓瞪地愣在了當場,還不清楚剛纔到底產生了甚麼。

甚麼!

周鼎方點了點頭道:“恰是如此。”

不過周鼎方也不會因為李恪的幾句話便鬆了口,畢竟李恪所言也隻是空口口語,李恪固然了得,但大唐各地的鹽商也都不是無根之萍,不是李恪想拔便能拔掉的。

無法周鼎方方纔已經把話放了出去,現在也不便食言,隻得麵露難色道:“殿下實在是能人所難了些,各州縣鹽行主事府上每月開消都不小,如果照殿下這類演算法,恐怕都活不成了。”

李恪接著問道:“每煮鹽一鬥,所費柴火、人力多少?”

周鼎方恭敬地回道:“殿下叮嚀,草民豈敢不聞,回府以後,草民便細心機慮了再三。”

不太長安相距揚州畢竟千裡,長安的動靜要傳到此處還需些光陰,現在李恪最為存眷的還是東南鹽行的事情。

可週鼎方那裡曉得,李恪方纔所言本就是給他設了套的,周鼎方所言正中了李恪下懷。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