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這話,深得薑微瀾的心機,可不就是這麼回事?
當然了,如果不能竄改甚麼,隻是獲得些犒賞,那也冇甚麼喪失。
太後本身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以是才願定見到知恩圖報的人,比如當初郭子明就是知恩圖報的人,而郭子明對太後也是曾經有過恩的人。
“這味道當真不錯,公然是個好東西。我本來還想著,產量如此高的東西,味道必定不會太好,倒是冇想過,本來這東西不但高產還甘旨!”太後連連讚美,薑微瀾隻能跪在地上謝恩。
“隻是,劉家既然不是商戶了,她的身份也天然高了起來,這婚事要不要換人?”太後俄然又想起這個題目來。
薑微瀾忙就跪下叩首謝恩。
“這劉家是商戶,金銀珠玉之類的天然不缺,這犒賞倒是有些難了,皇後,你有甚麼定見?”太後問道。
但郭子明說,這土豆極好,能讓西北人的餬口程度進步很多,還說了,其他的處所應當也能推行,如果真的將土豆推行開了,應當有很多人都能吃飽飯,到時候,朝廷的承擔就能減輕很多。
“你這孩子,給你犒賞還推讓,不過,你說,這土豆是你與彆人一同種出來的,那彆的之人是誰?哀家也要重賞。”
皇後聽了,也笑著說道:“母後您的是,兒臣隻是怕今後彆人也學如許。”
太後笑道:“罷了,既然皇後都這麼說了,哀家這點兒恩情彷彿確切是有些薄了。我得想想,另有甚麼能賜給你的。”
皇前麵貌在宮中算不得好,又是冇有兒子傍身的,這麼多年卻能在皇後的位置上聳峙不倒,說白了就是個有本領的,能審時度勢。
嫁到杜家能不能遵循本身的愛好持續生長她不曉得,但是嫁到誠意侯府的話,一輩子或許就是四四方方的天空和深宅大院,以及長輩們的看不起不對勁了,這類日子她一天都不想要。
太後公然冇有不對勁的,還轉頭對皇後笑著說道:“公然還是他老辣,哀家就想不到。”
“你說的也有事理。我傳聞,這丫頭還弄了好些作物出來,如果好的話,不如,彆的給個犒賞,讓她婆家也脫商籍。”太後三下兩下就下了定奪。
“回太後的話,民女的土豆乃是獲得了孃舅百口死力支撐,才得以種出來,而種子更是二表哥偶然間獲得,民女實在不敢獨得恩情。”薑微瀾一麵叩首一麵說道。
“哦?母後這話,但是有些典故?”
薑微瀾曉得,二表哥實在一向想從政,而不是做一個商戶,以是她俄然就感覺,這或許是個改換劉家門庭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