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我立馬傻眼了,這他孃的也太奸滑了吧,他孃的實足的奸商啊。我在內心謾罵了幾句,問他:”滿是假的?那能賣出去嗎?莫非上你們店裡頭來的滿是傻子不成。”
順著他的手,隻見門外已經停有一輛大奔。本來我想先籌辦籌辦,然後再去見冰臉閻王的,但是看來對方彷彿不肯給我們籌辦的時候了。
老胡點點頭,然後將門翻開,進入屋內,我便讚歎連連,隻見裡頭櫃頭上擺滿了各色古物玩件,而牆上則掛著大幅小幅的古玩書畫,甚是亮眼。
老胡瘦子一起邊走邊講,冇多久他們便帶著我來到了市場內的一座兩層木樓前。隻見此樓有兩層,古香古色,像極了時裝劇中的茶館。我問老胡,這就是你們的店鋪?
因為我是初到北京,對這兒的門路及地名一概不曉,城裡穿來穿去,幾非常鐘後車子直接駛出了城外,最後車子來到了郊區處的一座大院門後。
早些年,在潘故裡”鬼市”撿漏發大財的故事常常產生。有人花150元買個瓷瓶回家,簽訂發明此乃宋朝官窯宮廷禦用之物,代價300萬;有一名白叟花了20塊錢買下了一件刻有銘文的元朝景德鎮彩瓷高腳杯,後經鑒定那是代價連城的國寶;另有人花300元買個陶俑回家,專家簽訂為北魏期間,代價連城不成估計。比來幾年產生的撿漏傳奇當屬有位保藏者在潘故裡以1000元的代價淘得一本經籍善本,後經鑒定,這本經籍每一頁的代價就高達10000元。
聽到老胡如此說,我直接就一驚,心想該來的總算是來了。再說那瘦子,本來睡得跟一頭死豬似的,饒是聽到這話也俄然像詐屍一樣直挺挺地就立了起來,詐呼道:”啥,就來了?看來本日胖爺我命休矣!”
提及潘故裡,近年來,中彆傳播一句如許的調皮語:”北京有兩大必看的人群景觀――.廣場昂首看升國旗;潘故裡地攤低頭尋國寶!”此話很詼諧,也**一**本**讀.小說 .很寫實。有人專門作過統計,潘故裡每天的客流量普通約莫在8萬人擺佈,到了節假日,更是遊人如潮、摩肩接踵。提起北京潘故裡,現在全天下隻要對中國當代藝術品稍有興趣的人,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海內古玩界就更是如此,圈渾家如果誰冇到過潘故裡,恐怕跟人談業界之事都會遭人白眼藐視,就如同暮年那些古玩客冇到過琉璃廠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