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漫過,消逝了這片的血腥味。

槍尖紅纓上甩出血花,悄悄一挑便將一把來勢凶悍的刀刃挑開,另一把長槍直搗黃龍,將一名匈奴戳了個透心涼。

雪海山胯下的神駿沙裡飛鼻孔裡冒著森森熱氣,明顯已經耐不住性子,想聞聞血氣味。

看來長生天此次是捨棄這幾個信徒了。

剩下幾人收回近似滿足獸慾的笑聲,將馬背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女子毫不顧恤的扔了下去。

匈奴人自恃為馬背上的民族,隻要跨上駿馬,他們就是長生天最忠厚的兵士,漢人以農耕為主,中原各地又不產戰馬,隻要涼州與幽州盛產馬隊,燕陽府之以是被匈奴顧忌,不但是因為有與他們一樣在曠闊平原馳騁的戰力,頓時的弓弩箭張亦不減色匈奴這些從小牧馬放羊的兵士。更加讓匈奴眼紅的是這十萬死敵不但大家身披厚重鐵甲,連胯下的戰馬也披帶鐵甲,百步之遙,弓箭無用。

漢景運十二年,當時的大漢天子下旨增設邊疆三邊,設府立軍,但願能夠讓這邊疆之地得以安穩,卻不想一發不成清算,成群的遊騎肆無顧忌的在幽州邊疆旁飛奔而過,偶爾停下的馬蹄,常有如狼窺食般血紅的眼神盯著南邊不算宏偉高大的城牆。

村落裡幾百馬隊碰撞在一起,燕陽鐵騎並列一排,連奔馳的馬蹄起腳頻次都一樣,在槍尖間隔匈奴遊騎另有十幾步的時候跟著當頭校尉的一聲喝令下整齊的橫在戰馬左邊。

燕陽郡北邊一個在國境上的小村莊。

村頭的土路上一匹神駿踏著沉重的法度在黃土上不斷的踹足,馬背上的身影格外威武,與那些燕陽義騎裝束類似,分歧的是此人背後懸著日月二旗,一麵書著‘義’,一麵寫著‘威’,雙手緊緊攥著兩把長槍,左槍稍長,右槍稍短,雪亮的槍尖在暮日黃沙下甩出幾朵槍花,再加上此人一身的裝束,像極了一朵帶血芙蓉花。

燕陽十萬鐵騎,鐵甲虎槍,紅纓獵弓。此中八千人是當年跟著馬昊明衝進匈奴王庭的驍騎,泰天帝為表其功彰親身書了一麵大旗,在燕陽府內日夜高懸,這八千鐵騎更被禦封為燕陽義騎。

陲塞九邊三府二十萬漢家將士,燕陽義的名頭卻遠遠壓過彆的兩府,現任的燕陽將軍馬昊明恰是當年在漢字赤旗下第一個衝進匈奴王庭活捉特勒單於的人,除此以外,燕陽府十萬鐵騎也是豪傑輩出,若說風頭最儘者,莫不過是匈奴人丁中的天威將軍雪海山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