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冇敢打攪你,歇息得如何樣?還冇吃晚餐吧?”是黃支隊的聲音。
從中午吃完飯,我一覺睡到早晨8點,才被短促的手機鈴聲驚醒。我揉了揉惺忪的雙眼,伸了一個懶腰,才懶洋洋地拿起了手機。
“如果是從高速高架上拋下來的,那麼殘剩的屍塊很有能夠仍有很多在四周。”我說,“高速公路上泊車很傷害,下車拋屍更需求冒著被高速公路上其他車輛裡的人發明的傷害。以是凶手如果挑選在高速公路泊車拋屍,凡是會在冇有車顛末的時候,乘機下車把屍塊全數拋完。”
我拉開袋口細心地察看了袋子裡的環境,確認冇有甚麼其他可疑、有代價的線索和物證後,伸手出來抓住頭髮,往上一拎,本來是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我和黃支隊重新戴上了手套,拿出9個塑料袋細心地檢察。
高法醫也笑了笑,說:“是啊,專找緻密的肌腱處下刀,不會找樞紐,刀子還不鋒利。”
黃支隊長也湊過甚來看了看死者衣服的領口,接著問道:“死因可好定?”
我一邊說著一邊把從屍身殘剩構造中挑出來的骨頭一一擺列在解剖台上。
“淩晨6點30分,一個老邁爺打電話報警稱,在我市郊區的一座高速公路大橋上麵發明瞭一個極新的塑料袋,塑料袋的內裡有血,透過塑料袋彷彿能瞥見內裡有近似人頭髮之類的黑乎乎的東西。”黃支隊扼要地先容環境。
2
“是啊,你闡發得很準。”黃支隊說,“已經查清了,死者是一個小村莊裡的人,一個精力病患者。2006年夏季,現場四周在開辟,因為排水不好,以是那段時候窨井蓋都是敞開的,以便維修。死者跑到窨井口邊上,對著井裡說話,家裡人去拉她,成果冇拉住,死者掉了下去。當時候下水管道水流很急,等民警和消防隊趕到的時候,已經看不到人了,派人下去打撈也冇打撈出來。當年的報警出警記錄都調出來了,冇題目。”
站在一旁的一名痕檢員是警校方纔畢業的小女孩,她看我俄然從塑料袋裡拎出一顆沾滿血跡的人頭,嚇得啊了一聲,連退兩步,因為我們站的處所是乾枯的塘底,有齊踝深的淤泥,小女孩冇有站穩,一屁股坐在泥裡。另一名痕檢員從速挪疇昔扶她。
“你是說2006年夏季之前的事情?”黃支隊問,“2006年之前,這個範圍太廣了吧?哪一年今後能夠判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