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隻是一甕飯,在花小麥手中,也與彆處罰歧。
說著,又轉頭對那幾個女眷道:“我們下次還來吧,好嗎?”
白米蒸得將熟未熟之時,開鍋將切成一節節兒的蓮藕放入,稍稍按壓一下,比及出鍋時再把藕節拿掉,米飯大要便天然構成“井”字狀的紋路,名字恰是叫做“玉井飯”。瞧著新奇,聞著暗香,吃起來還帶一點藕甜味,實是說不出地舒暢。
約莫一炷香的時候,菜陸連續續出鍋,由春喜和臘梅用帶蓋兒的食盒盛裝保溫,送去魚塘邊。
語畢,便高歡暢興地開門下了樓,一徑沿著石子巷子去了魚塘邊。
負氣嘛,莫非還能希冀他說出甚麼好聽的?莫說他了,就是那譚徒弟,彆看他現在不言不語,臉上還掛著一抹笑容,內心卻不知是甚麼滋味呢!
花小麥摸摸本身的太陽穴,低頭笑了一下,冇有出聲。
花小麥抿唇一笑,未及出聲,本在旁用心致誌做小衣裳的孟老孃便已涓滴不客氣地回了一句:“說人家胡塗?我看你纔是個整天犯懵的哩!”
咦?花小麥聞言便是一挑眉。
果不其然,中午剛過,大堂裡另有很多門客未走,那名叫作秀苗的女伴計便倉促跑了來,說是知縣夫人另有話要對他們店主說。
……
水田中泥鰍正肥美,如果愛食辣,另有那用肥泥鰍做成的“乾燒鰍魚”。且非論滋味如何,獨是那撒在大要上的厚厚一層紅番椒,隻消看一眼,便立時令人丁舌生津,被熱油澆過的花椒披收回陣陣麻香,直叫人感覺,哪怕是被辣掉了舌頭,也得先吃個痛快纔好。
“你慢些,走那麼急做甚麼?”她一臉馴良隧道,“不是我說客氣話啊,你這荷塘邊可真好,在這裡坐上一陣,渾身都感覺清爽了。聽方纔那小丫頭說,東北角上另有一叢竹林?想來又是彆的一番美景,下回我得去那邊坐坐纔是。”
她這個婆婆,公然不時都給她欣喜啊!相處這近一年的時候,她已慢慢發覺,孟老孃大要上雖瞧著凶悍,實則是個腦筋清楚的,很能分清是非,卻不想她連這買賣經也策畫得如此明白?
“可不就是?”花小麥眯起眼睛點點頭,“人家是知縣夫人,見多識廣,我們這點兒謹慎思,哪能瞞得過她?隻怕肚兒裡清楚得很!她明天情願來,便是肯給我們這個麵子,讓咱這稻香園藉著她的申明往上爬,多帶兩小我來,對我們隻要好處,冇有壞處。”
那楊氏的丈夫,乃是芙澤縣端莊的父母官,常日裡來往的也多數是城裡的富朱紫,不說旁的,就是本日同她一塊兒來的那幾位,家裡的景況伶仃拎出來,在縣城中都是排得上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