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是最首要的,最首要的是父王發明瞭身邊一個大隱患,那但是父王最信賴的隨身親信之一啊!
“對了瑤兒,”齊浩寧俄然想起本日過來另有一件要緊的事要說,“我外祖母回京了,說想見你,恰好羅家後日會辦一個菊宴,到時候我過來接你一起疇昔。”
齊浩寧想到父王在密信中的幾個字“很好!今後有甚麼好的設法要持續提示為父!”就很鎮靜,父王對他可不想對玥兒那樣和顏悅色,這還是第一次正麵予以必定呢。
分開前,齊浩寧給書瑤留下了一句話讓書瑤又好氣又好笑:“不消操心籌辦禮品了,她不喜母妃,天然也不會至心待我們,何必吃力不奉迎?我讓羅媽媽備了兩件禮,到時候你帶去就是了。羅媽媽之前是母妃的丫環,多少曉得外祖母的避諱。”
清了清喉嚨,他持續道:“外祖母不喜母妃,但母妃一向很恭敬她,巴望外祖母能多看她一眼。聽父王說,若不是外祖母當年裝病,父王不捨母親難堪,親身去跟皇祖母討情,趙側妃也進不了王府。當時皇祖母給父王選的側妃是一名大世家的閨秀,皇祖母一向就很看不上趙側妃。”
齊浩寧冷哼一身,解釋道:“就是將母妃過繼給趙家做女兒,而她本身將趙側妃認養在名下成為羅家嫡女。但外祖父果斷分歧意,斥責了她一頓,才七八歲的三孃舅還要將趙側妃母女趕出門去,外祖母怕外祖父真的休了她,才作罷。
柳媽媽但是在坤寧宮當差二十年的宮養嬤嬤,心計、手腕、以及防備認識都非普通人能比。要曉得,能夠遭到皇後、乃至皇上的正視可不是那麼輕易的。書瑤把此次的功績歸功於柳媽媽的教誨上,倒是最為公道、無懈可擊。
書瑤抿嘴一笑:“有結果就好。柳媽媽說過,當一小我太強大,讓人很難進犯到時,最好的體例就是從他身邊信賴的親信動手。忠心二字好寫,但不是那麼輕易做到的。當砝碼擊中關鍵,民氣是會變的。以是,我們能夠信賴身邊的人,但要確保本身能夠留意到他們的非常、特彆是俄然的、莫名其妙的竄改。”
不管羅老夫人同先王妃之間有如何的孽緣和恩仇,她都是齊浩寧的遠親外祖母,是端莊長輩。如果齊浩寧冇有如許詳確地將這諸多舊事說給她聽,她還真不會去防備羅老夫人呢。
“既然羅老夫人如此心疼趙側妃,”書瑤的笑容裡帶上了一絲調侃,“後日趙側妃母子三人也必然會去菊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