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浩寧不是個很有耐煩、情願講故事的人,但纏在他身邊的寶郡王寶兒可不是好打發的主,就差冇有爬到他大腿上坐著了。冇何如,隻好挑了幾個傷害、豪情、又不觸及奧妙的場麵略作描述。
正都雅過來的齊浩寧被這一笑晃花了眼,內心一動,莫非瑤兒也想看他舞劍?
念兒忍不住問書瑤:“寧世子這是要乾嗎?”
男賓那邊,幾位小皇子、郡王正纏著齊浩寧講海戰,講誅殺石龍王、水龍王的苦戰,以及歐陽島主和他的歸一島。他們但是傳聞,歐陽島主是神仙般的隱士高人,奧秘莫測。歸一島更是種滿桃花,如人間瑤池,並且那些桃樹都是會動的,會佈陣成各種迷宮。外人就算能避開島四周的幾個奧秘莫測的旋渦闖進歸一島,也被桃花陣給困死了。
寶兒聽到鎮靜處,舉起手上的柳條“喲喲嗬嗬”地比劃起來,竟然像模像樣,讓齊浩寧都忍不住指導了他一下,比如“劍要伸直”、“呃,腰不能彎”……半當真半開打趣,逗得四周的人哈哈大笑。
大世家裡後輩浩繁,不免有幾個紈絝,但才子也很多。秦世子的字如其人,險勁秀拔,鷹隼摩空,漂亮之氣咄咄逼人;珍郡主未婚夫許至公子的箏婉轉纏綿,一曲鳳求凰幾近讓全場傾倒(隻是珍郡主不由心傷,不知他彈奏時內心求的是她這正牌未婚妻,還是那位青梅竹馬的小表妹?)……
書瑤抿著嘴笑了,好快的劍法,好妙的心機!
當琴聲嘎但是止,劍光收起,世人從迷醉中醒來,卻見寧世子已經不在舞台上了。而舞台正中,不曉得甚麼時候以內紅外綠兩道線條寫上了“百年和好”四個大字。
劍在齊浩寧手中如一個聽話的孩子,又如長在他身材上的一部分,跟著旋律節拍或如短促暴雨,或如溫暖東風,時而剛毅,時而美好,讓觀者的眼睛跟著劍影目不暇接,又沉浸此中。
冇想到的是,被他這麼一通扯談,世人還真是紛繁點頭同意,可不是?那掐絲琺琅靶鏡上繪著花鳥百年好合圖案呢?正合適男人送給女子。女子本身去當眾奪得另有些不美意義呢不是?也不能充分闡揚其含義。嗯啦,還是作為男賓演出的彩頭纔好。
福王世子妃打趣道:“我們分派彩頭時隻想到合用的題目,倒是冇想到寧世子對風燈不對勁。”
柳媽媽忍不住撇了撇嘴,那祺親王妃本身還算著調啊,如何培養出敏郡主這麼一個……呃……小鼻子小眼睛、眼皮子忒淺的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