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輿圖廣,超前代,九十載,鼎祚廢。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有蟲魚,有鳥獸。此植物,能飛走。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十乾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節。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源。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悠長。周轍東,王綱墜,逞兵戈,尚遊說。

三才者,六合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佳耦順。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成亂。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詩既亡,春秋作,寓批駁,彆善惡。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立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冊本。

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唯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竭力。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究。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父子恩,佳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青赤黃,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識。

唐高祖,叛逆軍,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曰岱華,嵩恒衡。此五嶽,山之名。

頭吊頸,錐刺股,彼不教,自發憤。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