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數歲,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令人殺故吳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還報。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對曰:“極刑!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法,是漢法不可也;如其伏法,而太後食不甘味,臥不安席,此憂在陛下也。”景帝大賢之,覺得魯相。
乃為衛將軍舍人,與田仁會,俱為舍人,居門下,同心相愛。此二人家貧,無錢用以事將軍家監,家監使養惡齧馬。兩人同床臥,仁竊言曰:“不知人哉家監也!”任安曰:“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也!”衛將軍今後兩人過平陽主,主家令兩人與騎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斷席彆坐。主家皆怪而惡之,莫敢嗬。
數年,叔以官卒,魯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傷先人名。”
魯王好獵,相常從入苑中,王輒休相就館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數令人請相休,終不休,曰:“我王透露苑中,我獨何為就舍!”魯王以故不大出遊。
魯相初到,民自言相,訟王取其財物百餘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餘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魯王聞之大慚,發中府錢,使相償之。相曰:“王自奪之,使相償之,是王為惡而相為善也。相毋與償之。”於是王乃儘償之。
仁以矯健為衛將軍舍人,數從擊匈奴。衛將軍進言仁,仁為郎中。數歲,為二千石丞相長史,失官。厥後使刺舉三河。上東巡,仁奏事有辭,上說,拜為京輔都尉。月餘,上遷拜為司直。數歲,坐太子事。時左丞相自將兵,令司直田仁主閉守城門,坐縱太子,下吏誅死。仁出兵,長陵令車千秋上變仁,仁族死。陘城今在中山國。
厥後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將兵,使司直主城門。司直覺得太子骨肉之親,父子之間不甚欲近,去之諸陵過。是時武帝在甘泉,使禦史大夫暴君下責丞相“何為縱太子”,丞相對言“使司直部守城門而開太子”。上書以聞,請捕係司直。司直下吏,誅死。
太史公曰:孔子稱曰“居是國必聞其政”,田叔之謂乎!義不忘賢,明主之美以救過。仁與餘善,餘故並論之。
是時任安為北軍使者護軍,太子立車北軍南門外,召任安,與季節出兵。安拜受節,入,閉門不出。武帝聞之,覺得任安為詳邪,不傅事,何也?任安笞辱北軍錢官小吏,小吏上書言之,覺得受太子節,言“幸與我其鮮好者”。書上聞,武帝曰:“是老吏也,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有兩心。安有當死之罪甚眾,吾常活之,今懷詐,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