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銀號(下)[第3頁/共6頁]

但清廷每年的財務支出都入不敷出。以清廷的稅收,每年隻夠保持朝廷的勉強運轉,不要說支撐一場戰役,就算是給各地的練軍和勇營改換設備,都得要那些督撫本身從上繳國庫的稅金中設法調用。

“本官上任山西,一年以來,承蒙諸位鄉紳汲引支撐,不堪感激,本日略備薄酒,權當謝意。”說著,端起麵前的酒盅道:“來,本官敬諸位一杯。”

這些晉商有的是錢,把他們的存款吸引到市場投資上來,搞活經濟,纔是朝廷的大利。至於前麵的跟進項目,現在還不是時候,畢竟會有一天,藉助晉商的銀子,做一盤大棋。

隻是,這錢莊,要由誰來辦理呢?

載恬就是想要通過‘銀行’――或者說叫錢莊――將這些官方的財產都吸納出去,然後通過本錢運作,讓它變成一隻會生金蛋的雞!

說完,世人趕緊飲了杯中酒,以示敬意。

“皇上說了,這錢莊,由朝廷頒佈運營答應證書,但必要大師出資。首期股本五百萬兩,你們十家各五十萬兩。每年利潤分紅,朝廷占一成,另有一成滾入股本,剩下八成你們十家均分。”

倒不是因為巡撫宴客而把鴻雁樓全部包了下來,張之洞的性子,不好搞著些大場麵。但架不住來的都是晉省最頂尖的富豪,馬車、侍從、保護一大堆,把個鴻雁樓差點兒圍了水泄不通。

張之洞此時到能體味這些販子的表情,畢竟這也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處所。到底朝廷能從中獲得甚麼呢?不過此時倒不是揣摩的時候。

大清朝廷固然窮,但是官方卻富得很。僅山西一省的富商湊湊,就能拿得出上億兩的白銀。而大中國除了晉商,另有徽商、浙商、閩商、粵商。撤除這些販子,那些淺顯的地主、富農、小手產業者,他們也一樣能拿出一點遊資,固然每小我能拿出來的錢不過幾兩銀子,但是如許的人有成千上萬,堆積起來的財產,也一樣客觀。

“這巡撫大人上任一年多了,倒是做了幾件功德。但是不但我們喬家,其他幾大師,包含和慶王爺乾係極好的範家,在這一年當中但是遞了很多帖子,他白叟家是一個都冇見。這一次,俄然調集幾大師一起用飯。恐怕這內裡冇按的甚麼美意。”

聽了張之洞的話,喬致庸趕緊跪行兩步,叩首道:“草民受皇上委以重擔,必當兢兢業業,不負皇恩。”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