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大人,請在此稍等半晌,容鄙人通稟一聲。”
感慨於張曜的為國為民、不辭辛苦的精力,這年初像張曜如許的好官可真是鳳毛麟角了。以是鐘文耀飯也顧不上吃,就馬不斷蹄的返回上海隻但願能早一天幫張曜帶回疏浚河道的船隻機器。
張曜想了想,道:“多謝紫垣,本官記下了。”
鐘文耀看了看張曜,俄然後退兩步,然後深深一揖到地,口中歎道:“張大民氣係百姓,為民勞累若此,門生銘感五內,敬佩之至,還請大人受我一拜!”
鐘文耀冷不丁的被此人抓住,還冇有搞清楚狀況,瞠目結舌的不知該說些甚麼。一旁帶他出去的幕僚趕緊道:“這位就是我家巡撫大人。”
之前張曜已經將所需電報李鴻章,李鴻章因為輪船招商局一向是盛宣懷在打理,和洋行也多有來往,隨即將此事交辦盛宣懷辦理。可盛宣懷現在正在上海兼顧平(開平)——津鐵路一事,底子離不開,因而安排鐘文耀來濟南調和。
那名幕僚對著鐘文耀拱了拱手,隨即悄悄扣了扣書房的門,“大人,鐘大人到了。”
“另有,山東數縣罹難,生民衣食無著,準予山東再截留四萬石漕糧賑災。”
最後還得是皇上拿主張。
想了想,載湉又道:“上年河道總督成孚上摺子言黃河兩岸各廳險工疊出,現在看來恐怕實際環境比成孚所奏更加嚴峻。現在山東已經罹難,河南段尚不知如何。年前已經撥付邊寶泉(河南巡撫)白銀十萬兩,恐怕不敷以對付河工所需,戶部當再次撥銀十五萬兩給河南,務需求製止再呈現山東的環境。”
是啊,都是祖宗,康熙說不能開,但鹹豐開了啊,以是公說私有理婆說婆有理,朝中吵了個不亦樂乎。
一個穿戴洋裝,留著鞭子的青年男人跟著一名師爺打扮的人急倉促的走進巡撫衙門。這師爺想必就是巡撫大人的幕僚,熟門熟路得很,兩人一起行來也不消通報,徑直走向書房。
鐘文耀想了想,“門生馬上出發返回上海,期間請巡撫大人派快馬先給昌大人去一封信。門生到上海後立即聯絡洋行,然後跟從洋人的船隻返來。算算時候,快的話約莫七天到十天的時候就能趕返來。”
載湉聽了一陣頭大,一文錢難倒豪傑漢,跟何況一個國度?這兜裡冇錢,想要乾點兒甚麼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