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卿又道:“那麼德國人和法國人呢,是否會乾與?”
載湉苦等了半年的最好藉口終究來了。
載湉:“那就行。海上的題目英國人會處理。不然我們白支出那麼大一塊兒地盤了。”
1874年初(彷彿是小天子方纔即位哦),荷軍占據都城大亞齊和王宮,亞齊素丹馬赫邁德·沙被迫撤往山區,不久病故,隨即荷蘭宣佈兼併亞齊。不過以後亞齊處所封建主擁立新的素丹,帶領亞齊群眾持續展開抗荷的鬥爭。80年代後,亞齊伊斯蘭教魁首杜固·烏瑪和杜固·蒂羅等,前後以保衛伊斯蘭教、趕出入侵的異教徒為號令,策動大範圍的抗荷‘聖戰’,采納遊擊戰術,給荷蘭殖民軍以沉重打擊。
“不過仗還得我們打?”
正因為這一啟事,法、俄、德三國曾一度追求結合,共同對抗英國。本年年中,趁英國陷於戰事得空顧及之機,法、俄兩國繞開英國——同時也繞開了德國,偷偷地朋分了其在土耳其的權勢範圍。
載湉不耐煩的道:“你另有完冇完了。英國人方纔和德國人就承平洋上的薩摩亞群島中的兩個島嶼達成和談,同意將這兩個島讓給德國。再加上法、俄兩國繞開英國,偷偷地朋分了其在土耳其的權勢範圍。這實際上也是把德國人擺了一道,以是目前德國人是不會站出來的,有其是和法、俄一夥。至於法國,英國人防他們比我們還上心。要不是法紹爾事件法國人慫了,估計這倆兩年前就掐起來了。”
兩人聊著聊著,不覺天氣已晚,幾個寺人宮女早就恭候一旁,這是來請皇長進膳的,隻不過看到皇上和爵爺彷彿在談公事,冇敢打攪。現在看到公事彷彿告一段落,趕緊上前道:“皇上、爵爺,該用膳了。”
載湉道:“那就算是讓英國人撿個便宜。實在這類互換也算是給東爪哇的華僑賣一個好。如何說朝廷也是為了他們捨棄了最後的計謀目標啊。如許以來想必東印度群島的華僑會更加心向朝廷吧。”
劉少卿還是有些猜疑:“皇上不是意在馬六甲麼?為甚麼舍北蘇門答臘而和英邦互換呢?”
在19世紀,蘇門答臘的各王國一個接著一個被荷蘭殖民者打敗,唯有亞齊酋長國保持獨立。1824年的‘倫敦條約’中還特彆聲明英荷兩國應當包管亞齊的獨立!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除了亞齊以外,荷蘭幾近節製了東印度群島境內的統統地盤。實在,保持亞齊的獨立不過是為了在列強之間劃出一個緩衝區,製止英、荷兩國直接牴觸。不過1871年的和談英國人又默許了荷蘭能夠兼併亞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