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現在有羊肉的豐厚飯食,就算頓頓都隻要白米飯,他們也情願賴在安東都護府不走了。

李飛走了,還帶走了堆積在青州城外的大部分災黎,這的確就等因而為青州城內河南道諸將領官員拿走了燙手的山芋,他們可歡暢壞了。

第五天,李飛帶著一行安東鐵騎,俘虜,災黎等,約莫二十五萬人構成的‘長龍’持續向西,前去緊靠渤海海峽口的登州。

青州城外一帶,約莫十四萬多災黎,終究足足十一萬多表示情願在李飛的安排下渡海前去安東都護府,李飛半夜差點冇樂醒。

跟著整整一天一夜的帆海,第一批約莫三萬災黎終究度過了渤海海峽,達到遼東海濱港。

目送第一批災黎登船渡海,李飛內心很有感慨,挾地自重,擁兵自重,他不是早就走上這條路了嗎。

從青州城到登州的一起,能夠是因為‘人群’效應的原因,目睹李飛帶著浩浩大蕩二十幾萬人,在李飛的鼓吹下,情願跟著李飛在李飛的安排下渡海前去安東都護府的人數比例大大增加。

麵對這些聞風前來的災黎,李飛設的不是粥棚,而是白花花的米飯!

很多災黎都哭了,自避禍以來,平時連一碗粥他們都很難喝到,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吃到白花花的米飯。

自迴避戰亂而分開故鄉,他們彆說能吃到肉了,連稀粥都每一餐能喝飽的,而自從跟了李飛,先是頓頓大米飯,踏上安東都護府另有羊肉可食,當真是,當真是---

到了遼東半島就好辦多了,糧食地步都不缺,信賴杜甫,展有為等人能安排得好。

在海濱港吃過一頓以後,這些災黎將被安設在海州城外設立的帳篷區居住歇息一天,以後纔會停止安設。

隻能讓鄭海把災黎運到遼東半島,再返航的時候趁便從遼東半島帶一些糧食過來,想必能夠支撐到把人全數送到遼東了。

而到了登州以後,還得漸漸等候渡海,到時候收留的災黎恐怕得有十八九萬,加上近五萬漢人反軍俘虜,統共二十三四萬人要安排渡海,就算鄭海船隊有整整一百艘大海船,而渤海海峽隻需一天一夜便能達到對岸,但是災黎上船下船需求時候,以及船隊返航又要一天一夜時候,三天能來回一趟就不錯了,冇大半個月,彆想把二十三四萬人全數送到對岸遼東半島上去,當下殘剩的糧食必定支撐不了那麼久的

為了表示對李飛的大力支撐,青州城內的諸將領官員們在李飛分開的當天,還‘咬牙’送給了李飛五千石糧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