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郭二的滿門繁華繁華,看上去是因為自解兵權得來的,實際上倒是因為,天下藩鎮林立,皇權不振,以是天子對郭二善始善終,一來是他長於自保,二來也是需求如許一個老將來震懾那些虎視眈眈的藩鎮。故而那位曾經對平叛有大功的懷將軍被逼反,引北麵回紇犯境後,郭二一出麵,便引得敵方兵馬紛繁背叛,回紇兵亦是聞風遠遁。可他一死,這天下忠義之輩縱使另有,卻再也冇有他那樣能夠震懾宵小的大將了。至於朝中,寺人擅權,手掌禁軍,權勢滔天,縱使郭太後出身權貴,可比及她那短折的兒孫一死,寺人把持廢立,她這個太後終究也就是一個幽居深宮的了局。”
“夫人,有道是父老賜,不敢辭,都是我家中存貨,莫非還要遵循市值算錢?隻消對侄兒侄女們說,若想要酬謝,年節時寫上一幅好字送我便可。”
杜士儀既然這麼說,郭子儀隻好承諾,郭曜等人少不得齊齊謝過。比及他們一一退下,還不等郭子儀考慮一下語句,探聽杜士儀來意以及接下來的籌算,俄然聽到外頭傳來了一聲喝彩。辯白出那是六子郭噯的聲音,郭子儀眉頭一挑正要生機,可方纔跟著後代們一塊出去的王夫人卻倉促又進了屋來。
因而,在悠長的沉默以後,郭子儀終究艱钜地開口問道:“敢問相國,將來籌算何去何從?”
天子強奪子媳,冊為貴妃,任用奸相,邊鎮節帥造反,洛陽長安前後喪失,天子避入蜀中,太子靈武即位……他最後隻覺得父親是借用現在的時勢來編造故事,可那種和此前產生那場兵災的類似感很快就消逝了。故事中遠遠冇有現在這麼快的平叛速率,叛軍殘虐天下整整八年,在此當中,朝廷也不曉得動員了多少兵馬,多少員大將,明顯在民氣和物質上都占有絕對的上風,卻因為各種百般的掣肘,而被拖入了戰役的泥沼。而在停歇兵變以後,平叛的老將有的被解兵權,有的被冤殺,另有的則是被逼反,至於中原要地,則是一個個叛軍降將節製的藩鎮林立,動不動就兵變。
“杜叔叔。”
杜士儀都這麼說了,王夫人見郭子儀有些無法,卻也再未回絕,她隻能又連聲伸謝,悄悄出了屋子。這時候,杜士儀方纔開口問道:“現在朝中高低,全都正在忙著推舉新君之事,彆的都顧不上,但比及此事灰塵落定,封賞功臣之事,就不能再持續拖了。我隻想問子儀一句話,你是籌算持續鎮守朔方,還是籌算留在長安城,和嫂夫人以及侄兒侄女們團聚,安閒下半生?”